第142章 佛祖留下的那张揭帖...(第2页)
“此去十万里之遥,年深日久,山高水长。还望御弟饮下这一杯素酒,宁念家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玄奘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陛下放心,贫僧定当谨记今日之言,取得真经之后即刻回转,不负陛下重托。”
说完,便要辞谢出关离去。不料李世民一把拉住他的手臂,玄奘面露疑惑,不知他是何意。!精\武+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李世民道,“出关之后,到达西天天竺国灵山大雷音寺,中间需经过大大小小的城池无数。”
“各地的风土人情,也与我大唐相去甚远。”
“御弟若是得空,不妨将一路见闻都记录下来。天下之大,为兄虽不能亲自走过一遍,但也希望能开眼看看这世界。”
最好把道路情况,有多少高山大河,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样他大唐使节过去之前,就能先胸有成竹。
不过这些内情,就不必说给他知晓。到底是佛门中人,三句不离本行,清规戒律也多。
让他知道这些,反而会多出些麻烦。
玄奘笑道,“陛下想看,以后贫僧每过一段时间,托人送往长安便是。”
应下这件事后,玄奘骑着白马,带着两个担着行囊的仆从出关,西行离去。
李世民再未阻拦,带着满朝文武回銮。
大唐开疆拓土,万邦来朝之日也近在眼前。
且最多三年,御弟玄奘便能将经书取回,将地府那些无主冤魂尽数超度。
当真是双喜临门!
这边唐三藏出关之后,带着两个随从,凡路过寺庙禅院,便将行囊中的锦襕袈裟取出,端正衣冠之后入内礼拜。
每每借宿佛寺,都与寺中僧人畅谈佛法,引得众僧夸赞不己。
只道不愧是东长安来的得道高僧,佛法上的造诣非同寻常。
观世音菩萨带着惠岸行者,隐在暗中,对唐三藏的虔诚十分满意。
可惜此三藏非彼三藏,金蝉子当真给他挖了好大一个坑!
夜色己深,金蝉子做完功课之后,将木鱼放下,准备解衣入睡。
观世音菩萨也没有看人睡觉的癖好,左右这一路上都安排好了
,还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西值功曹,并十八位护法珈蓝轮流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