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42)(第3页)

 海船上的武器配备越来越精尖,钱也越赚越多。

 四爷决定对东南亚一带动手。

 从地图上看全是一小块儿、一块小的国家,像皮肤病似的,不舒服。

 强迫症重度患者表示忍不了一点。

 弘昭听到消息也要上前线,四爷没同意,不过允许他在后方指挥。

 汤圆也同意了,他早就想想试试自己的军事水平。

 事实证明弘昭不是赵括,三年,战争就全面结束,结果很喜人。

 顾七七也高兴,因为她又多了许多翡翠摆件,各种颜色、造型,巧夺天工,这可都不是古董,都可以带走。

 简直像掉进米缸里的小老鼠,天天高兴的眉开眼笑,各种首饰戴都戴不过来。

 本来不算贵重的翡翠愣是被炒高了价格。

 主要是开采权被皇室控制,皇后娘娘又喜欢,上行下效,翡翠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香蕉、榴莲、莲雾、火龙果、山竹、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也随着海运到了京城。

 一年三熟的水稻也开始了大规模种植。

 最重要的橡胶开始得到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之后四爷没再用兵,而是休养生息,把新纳入地图的地区彻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合。

 特别是文化渗透可容易了。

 报纸、字典、小说,先来一套。

 那些个最会引经据典的大儒可算有用武之地了。

 没准真能再出一个圣人。

 一直持续下去,不出两代人这些地方就会大变样。

 大方向都差不多了,四爷也终于对八股文下手了。

 四爷成立大清学院,他亲自担任院长。

 这下子学院一下子就火了,这可是天子门生啊。

 可是后来才发现,这个学校不好进,要考试的,而考试科目也很奇怪。

 四爷并不是盲目的直接上来就成立大学,而且顾七七之前一批批教授的人才都出师了。

 出师的人才这些年又教了不少学生,生生不息,生源不算少。

 架子先搭起来,让全天下看看朝廷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然后在京城先后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

 报纸连登一个月招生简章,男女不限,纳入科举。

 文人也不闹,因为并没有取消文人科举,就像武举一样,多了一条晋升之路而已,不过有些人已经发现了未来大趋势。

 四爷不急,慢慢来,以后的文人可能就要被改成文科了。

 雍正十五年,四爷正好满六十岁。

 顾七七早早准备了礼物,是她亲自画的油画全家福。

 四爷很开心,紧紧拉着顾七七的手,深情的告白:“谢谢七七,不然朕可能活不到六十。”

 “不用忙着谢,争取超过你皇阿玛。”顾七七依然改不了喜欢调侃的个性。

 岁月无情又公平!

 公平的近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