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37)(第2页)

 而是反其道的在报纸上直接刊印了裹脚后的畸形图片。

 他就不信那些文人看清了小脚的真面目还会继续把玩,直接扒下他们的遮羞布。

 满蒙倒是没有这样的,所以不太在意这个政策,干脆看起了汉臣的热闹。

 而且四爷还硬性规定了,以后家中还有女孩儿继续裹小脚,就交小脚税,非常高,让你裹,有钱你就裹。

 包括父兄、子女、夫婿一律不许参加科考,不想兄弟儿子读书科举你就裹,不想嫁给读书人家你就裹。

 其实贫穷的农村人是不怎么裹脚的,反而是地主乡绅及富贵人家附庸风雅流行这个,这下好了。

 四爷刨了他们的根。

 已经裹了脚无法挽回的也不会被为难。

 但凡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还能挽回的必须治疗。

 关于近亲结婚的事情,报纸上解释的非常明白。

 不怕不孕或是生出畸形、体弱、短寿、痴傻孩子的人家尽管近亲结婚,即使这一代没事,下一代也容易遗传。

 以后近亲结婚人家生的孩子,儿子娶不到老婆,女儿也嫁不出去了,他就不信,治不了了。

 愿意和离的朝廷鼓励和离,女方能够带走嫁妆和一部分家财作为再嫁嫁妆,如果不愿意和离的也没关系,朝廷也不要求硬分,只是后果自负。

 那些已经订亲了都赶快退了亲,已经结婚的没生孩子的大多数都和离了,已结婚生子的看个人选择,朝廷都允许。

 反正经过几代人这么教育,情况肯定会大大好转。

 现在报纸已经很普遍了,从上至下,每个村的私塾夫子、秀才都有给村民读报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朝廷也会给他们一些补贴。

 这一项也列为县官评分的重要依据,权重很重。

 关于近亲结婚,满、蒙、汉都很普遍。

 一下子炸的大家都反应不过来,也有胆儿肥的质疑皇上是危言耸听。

 四爷也不和他们浪费口舌。

 直接就给大臣们人手一份调查报告,从康熙五十三年到雍正元年的记录。

 样本数量多、采样全、地区广,年龄跨度大、数据详尽,大臣们一个个脸都吓白了。

 样本地址和姓氏都写着呢,这报告长的哟!

 其实这种状况满、蒙更严重些,他们和汉族不通婚,人群基数小,近亲结婚更容易发生,反正就是那八大姓之间互相娶来嫁去的。

 四爷还趁着这个机会规定了男女双方结婚年龄,女子不小于16周岁,男子不小于18周岁。

 详细列举了早婚、早育的危害,提倡晚婚晚育,有条件的女子最好满18岁再怀孕,不然有难产,早产、产妇并发症及孩子体弱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