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朕不喜欢男人(第2页)
所以,与西夏接壤的州郡之中,对元昊的侵略行径最为深恶痛绝的,并非汉人,而是这些党项部族的普通民众。
况且,沿边地区汉人数量本就不多,各族百姓占了多数。
倘若经略大人今日因这份担忧,而不能以包容的胸怀接纳这些百姓,日后在这边境之地,恐难以与西夏相抗衡啊。”
种世衡的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郦靖宁瞬间醒悟过来。
他意识到,自己此前高估了元昊的政治能力以及西夏的国力。
虽说元昊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但西夏远不能与匈奴、契丹乃至后来的蒙古相提并论。
究其根源,在于元昊并未成功构建起属于西夏的民族认同感。
甚至在抗击西夏的前线,那些表现最为英勇、态度最为强硬的,恰恰是出身党项的将士,像府州折家,他们原本便出自党项一族。
因种世衡这一番言辞恳切且鞭辟入里的分析,郦靖宁对他好感倍增,心中认可之情溢于言表,不经意间便多问了一嘴:“种判官,你可愿意随军出征,替本官将这些番军管理妥当?”
在郦靖宁想来,种世衡怎么着也会谦逊推脱一二,可出乎他意料的是,种世衡竟是不假思索,当即一口应下。
然而,从那之后,郦靖宁却渐渐有了烦恼。
也不知究竟是何缘由,种世衡以及他所带领的这支番军,对郦靖宁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是狂热。
在日常的各军训练中,这支番军的训练强度比其他军队都要高上不少,可即便如此,军中将士却毫无怨言,各个训练起来都格外卖力。
若不是郦靖宁心中还存着几分顾虑,就凭这番军展现出的训练状态与劲头,他完全可以再组建一支八千余人的神臂弩营。
但思来想去,郦靖宁最终还是决定暂且搁置这个想法。
毕竟神臂弩乃是宋朝当之无愧的国之利器,倘若这支番军里真的潜藏奸细,一旦神臂弩的相关机密流落至西夏,那对战事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种世衡似乎对与郦靖宁交流有着极高的热情,三天两头就来找郦靖宁畅谈。
每次一聊起来,少则一个时辰,多则两个时辰,有时兴致高昂,即便到了深夜也不舍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