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权发遣(第2页)
郦靖宁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再次感慨宋朝制度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性。
这宋朝啊,可不单单是重文抑武,在文官体系内部,同样有着精妙绝伦的制衡之术,采用的是大小制衡、大小相异的方式来拿捏文臣权力。
就拿宋朝的官职来说,它可不是简单地统合在一起的。
所谓“官”,指的是此人的本位,代表着官员的品级和俸禄等基本待遇,像是吏部侍郎、户部尚书之类,这是官员身份地位的一种标识。
而“职”呢,实际上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诸如龙图阁直学士、文渊阁直学士之类,更多地是用来显示官员的荣誉性,并不直接赋予实际权力。
那么,宋朝官员实际的权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这“发遣官”上。“发遣”意味着朝廷临时差遣官员去执行某项具体事务,只有获得了“发遣”的任命,官员才真正握有处理实际政务的权力。
比如说,一个官员本位是六品,但被“发遣”去主持一个重要州府的事务,那他在这个州府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权力,可要是没有这“发遣”,即便官品再高,“职”衔再响亮,也只能干瞪眼,没法插手具体事务。
咱就拿后世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来说事儿,想必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开封府铡刀之下,哪怕皇亲国戚也绝难幸免。
但包拯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他的官位是咋认定的呢?
首先,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时,他的官本位仅仅是员外郎,这不过是个六品官。
再看他的“职”,是龙图阁直学士,这倒是个从四品的荣誉称号,听起来挺唬人。
但问题来了,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在宋朝那可是重中之重,毕竟是天子脚下,而且以往大多是太子兼任的官职,像宋太宗、宋真宗就都干过这活儿,妥妥的三品大员才能担此重任。
就包拯这六品员外郎的身份,咋能担任这个职务呢?
关键就在“权发遣”这三个字上。包拯实质上的发遣官叫“权知开封府尹”,这里的“权”,就是暂代、暂且的意思。
也就是说,上头暂且派遣他去担任开封府尹这个要职。您瞧瞧,这就是宋朝制度的精妙之处,以小官行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