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森蚺蝰蛇蚯蚓
洛华生信心满满地说道:“是的,我们计划1907年3月开始铺轨,所以在接下来的十五个月,我们将在这条试验环线上进行高强度测试,也包括轨道机车的测试。”洛华生走上铁轨:“这条20公里原试验环线上,铺设了包括C70型号在内的一百多个型号的轨枕,通过十五个月不间断的重载测试,车轮碾压之下,好钢轨,好轨枕,好机车,自然会脱影而出。最终打造最精品的轨道和最精品的机车。”
“没错,轨道是精品,我们的机车也是精品。”刘文涛不失时机地插言。
“那好吧!”戈辉笑了,他理解刘文涛献宝的急切心情:“那我们就去看你的精品机车。”
刘文涛前行带路,几十人一起向几百米外的机车工厂走去。
工厂外面是一个巨大的轨道机车停车场,整个停车场,铺满了蛛网一般的轨道,已经有几十台蒸汽机车停在那里,都在冒着烟,有工人在往机车里填煤。
刘文涛指着这些轨道机车介绍道:“这里有五十六台机车,都是用于技术验证的。从最初的1200马力,到最后的8000马力……”他指着车体最长的那个:“就是那个最长的,8000马力,由四台机车铰接后连接在一起,煤水消耗惊人。”他摊摊手:“这是个成功的失败品,牵引力是真大,但是能耗也是真高,所以不适用,无奈放弃。”
“哪些是我们今天要看的,已经定型了吗?”戈辉直入主题。
“我们今天要看的在车间里,停车场上的这些,都是用于技术验证的。”刘文涛解释道。
“那我们就进去看。”戈辉很干脆地说道。
刘文涛带着大家来到生产车间,大、中、小,三台机车停在车间内的轨道上。
“你来给总督大人介绍一下。”刘文涛一拍身边的佟强:“这位是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总经理,佟强,原来是我的助理,秀才出身,帮我做一些文字工作,虽然完全不懂技术,但是非常有管理能力,很会学习,现在也是专家了。”
“总督大人好,我是佟强,朝阳本地人。”佟强向戈辉微微躬身。
“刘文涛说你行,你就行。”戈辉说道:“直接开始介绍吧!”
“我们综合了德国和美国的技术,一共设计生产了五十六款用于技术验证的机车。在这些机车中,我们大胆的采用了很多激进的设计,验证了很多新技术新设想,并没有为了追求大马力和多功能,而增加了‘复杂’的设计,反而向‘简单设计’无限靠近,为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增加了便利条件,最终确定了我们眼前的这三台机车。”佟强开始介绍:“我们眼前的这三台蒸汽机车,最大的这台,名字叫‘森蚺’,是一种轮式为2-10-2的大型两汽缸单涨式蒸汽机车,最前端加装大型镂空式排障铲,采用一体铸造车架,四前轮独立减震导向系统,全电焊锅炉、合金汽缸、密闭司机室、混合给水预热装置、吹灰器、风动摇炉器等,最大净牵引力3080匹马力以上,轴重24吨,全长940寸,蒸汽充沛,黏着系数高,轮周功率大,省水省煤,绝对是未来的货运之星。挂上全新设计的大型通用水煤车,可以保证长时间运行不需要加水加煤。”
上一世的于果,对蒸汽机车没有研究,这一世的戈辉就更不了解了。专家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对他来说,只要稳定可靠,马力强劲就可以了。
佟强指着中间那款机车:“这款机车名字叫‘蝰蛇’,轮式同样为2-10-2,中型两汽缸单涨式蒸汽机车,设计和‘森蚺’完全相同,使用相同的车架,只是锅炉和汽缸缩小了一些,最大净牵引力为2400马力,轴重22吨,主要用来客运,未来的客运主力。当然,必要的时候用于运货,也完全能够胜任。同样挂载了全新设计的大型通用水煤车,可以保证长时间运行不需要加水加煤。”
佟强来到最小的一款机车前:“这款机车名字叫‘蚯蚓’,轮式为2-6-2,小型两汽缸单涨式低速蒸汽机车,设计和‘森蚺’相同,最大净牵引力只有1200马力,轴重15吨,是用 于32寸(1024毫米)窄轨的短途低速乡村小火车,速度虽慢,但是能耗低,经济实惠,身材细小,皮实耐用,爬坡能力强,山区也能使用。现在已经在矿山、采油区,以及镇妖峰和官营农场之间运行了。”
“三台机车,设计原理是共通的,外观大小,除了蚯蚓外,区别不是太大,之所以没有追求更大马力,是因为整车成本过于巨大,煤水消耗过大,能效比却并不突出。综合考虑,3000马力和2400马力,是货运和客运最合适的动力组合。”佟强最后总结:“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两款列车还会不断的更新,但是在功率上不会再增加,蒸汽机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