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陈固远行
皮特黄看着远去的黑色龙旗轿车,扭头对身边的副经理孙勉说道:“这个总督是个有大格局的人,目光独具,比很多人看得更远。没有他的支持,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以后也一样,只要我们能不断的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不断的拿出新东西来,他的支持就会一如既往。”
孙勉感叹:“背后站着大金主就是不一样,不用担心没有研发经费。”
孙勉,美国籍,美国名字叫保罗,他的父辈是美国西部铁路的筑路工人,他是清国劳工的儿子。在美国学习的机械设计,是皮特黄的学弟。1903年初被皮特黄请到清国,成为皮特黄的助理。1905年5月,成为朝阳机床厂的副经理。
“没错”皮特黄点头:“我们负责把想法变成现实,他只需要给钱就可以了。”皮特黄轻轻一笑:“不知道他听到我这么说,会怎么想。”
不远处,有一辆宝马警车开过来,停在路边,没有再动。警察的一只手伸出车窗外面,手指上夹着一根香烟。
“朝阳的警察执行命令很迅速啊!这么快就有警察过来给我们站岗了。”孙勉调侃道。
“是啊,这都是那个总督带来的变化。”皮特黄感叹:“回去吧!明天跟我去朝阳火车头公司,看来那里的蒸汽机火车头定型了,有些大型锻件,肯定需要用到我们的8000吨大压机,是我们露脸的时候。”说完,转身回去了。
巡警队长白大海此时正坐在驾驶席上,目光注视着消失在朝阳机床厂门口的两个人,鼻孔里冒着烟,脑子里在思考,自言自语道:“刚才穿过十字路口的怎么像总督府的车队呢。”
坐在副驾驶席的金迎春十分肯定地说道:“就是总督车队,刚好十辆车,青一色的黑色龙旗二代,肯定没错。”
“肯定是去朝阳机床厂视察了呗!”坐在后排的张化来说道。
“郑局长让我们以后重点巡查机床厂周边,这是为啥?”白大海继续自言自语。
“那就是机床厂出‘好床’了呗!”张化来坏笑道,还特意强调了一下:“好床”。
“八九不离十,能让我们警察出动保护的,肯定是出了好东西。”金迎春肯定地说道。
“我可不想天天守在这里!” 白大海继续自言自语。
“不是还有李康生队长那一组嘛!两队轮换巡查。”金迎春宽慰道。
“听说是总督大人直接下的命令!”张化来说道。
“总督大人管的可真宽啊!”白大海抱怨道。
戈辉突然掏出手帕,捂住口鼻打了一个喷嚏,自己调侃道:“难道是有人在骂我?”
“金婷小姐和金豆少爷都有可能!”东北顺着戈辉的话说道。
“对了”东北突然想起一件事:“司令,您在和皮特经理说话的时候,我收到一份电文。”说完,把电文递给了戈辉。
戈辉擦完了鼻子,收回手帕,接过电文:运往南非德班的军火,今天锦州港发货。
5000支jts90C式半自动步枪。
1000支mr02d式麦德森机步枪。
10亿发0.2寸x1.3寸的无底缘尖头通用步枪弹。
200门fA-64式2寸口径迫击炮。
10门fA-80式2.5寸口径步兵炮。
3门fA-112式3.5寸口径轻型榴弹炮。
10万发2寸口径迫击炮弹。
2万发2.5寸口径步兵炮炮弹。
3000发3.5寸口径榴弹炮炮弹。
颗绊脚石地雷。
200吨高爆炸药。
200部军用大功率电台。
100台10马力单缸柴油机。
100台单缸柴油发电机。
木材加工机床、粮食研磨机、水泵、小型蒸汽发电机,以及简易金属加工机床等各种小型的相对简单的机械共100台,还有大量的备件。
戈辉的心思飞到了南非的德班港,还有那个凤凰山农场,不知道鲁飞和曹博那边怎么样了。领导着几千半开化的黑人,想想都让人头大。希望锦州港发运的武器装备,能顺利到达德班。
此时停靠在锦州港码头8号泊位的一艘名叫“汉堡美人号”的德国货轮,正在等待起航的命令。
新任船长安德烈,正在用一具望远镜,观察码头上的两个人,调整焦距后,可以看清对方的表情,甚至能判断说话人略显激动的语气。
陈力用力地看着眼前的亲弟弟陈固,近乎哀求地说道:“我们只是坐船的,只想在船上赚点钱,没想当船员,谁都不知道特区这条船能开多远,我们不能把命运绑定在这条船上,你不要再固执了好吗?”
陈固,禁卫情报局,南非课主任。人如其名,从小就十分的固执,父亲说他和母亲一样的固执。
“我已经决定了,而且在你们不知道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一年了。”陈固坦言道。
“已经工作一年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陈力压低声音,一脸吃惊的问道。
“辽阳、沙河、黑沟台,还有战火连天的奉天战场,都有我的足迹。”陈固略显得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