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夜谈(第3页)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如果知道你这么想,他们是心怀安慰呢,还是悔尽肝肠呢?”戈依光忍俊不禁的说道,此时他已经完全不担心以后的事情了。
“他们怎么想不重要,他们只要好好配合,我就允许他们祖宗打下的朝廷存在的更久,甚至一直延续下去。”戈辉淡淡地说道。
“如果他们不配合呢?”戈依光饶有兴趣地问道。
“没有我给他们输血,朝廷早就难以为继了。他们不配合行吗?更何况,我是给他们机会共治北方经济特区,他们求之不得。我得名声,朝廷得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不好吗?撕破面皮的事情,相信他们不会如此不智。”戈辉自信满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说”戈辉继续:“他们只在政务院和常设的特区议会里,下面的各司局都是我们的人,他们可发挥的空间有限。”戈辉伸出手,轻轻转动着盛着温水的玻璃杯:“只要他们安守本分,用心做事,我会让他们和背后的家族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他们乱伸手,贪污受贿,余茁的廉政调查局,正想着抓大鱼立大功呢!顺便换一些更听话的自己人进来。”
说到余茁这个徒弟,戈依光突然想起来:“前些天,有个自称是特区商务局的人,来热河买地,碰巧看上了咱家的地,还把价格压的很低,还掏枪胁迫。永安直接亮明了身份,对方被吓走了。”戈依光想了一下:“那个人好像叫钱路宽。”
戈辉一愣,很诧异地问道:“有这样的事情?回头让余茁调查一下,他每月末都会有一份报告给我。”戈辉叹了口气,又道:“特区草创,时间尚短,管理上还有很多漏洞,随着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后会越来越好。彻底消失不可能,水至清,则无鱼嘛,尽最大可能减少是肯定能做到的。”
“是啊!水至清,则无鱼。”戈依光也认同戈辉的说法:“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总会有一些人不守规矩,在所难免。”
“余茁的廉政调查局,一直在调查,目前已经查到,有一些人构成了职务犯罪,但需要再养一养,等罪名足够多了,就直接开掉,换一匹更好用的人上来。贪渎的财货也将会被没收,甚至抄家,并且一定要祸及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贪的越多,没收的越多,最后得利的还是特区政府,既得名声,又得财货。”戈辉说的轻描淡写:“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官员腐败都是层出不穷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也无法依靠道德来约束。比如我朝的权臣和珅,就是乾隆帝为嘉庆帝准备的礼物,是养肥了的过年猪啊!所以……”戈辉随意的展平了裤子上的褶皱,继续道:“我希望有更多的官员腐败,因为他们在变相的为特区政府敛财,也在为特区的官员队伍换血,不断的有更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让更有能力的人补充进来,只会让特区的管理体系更健康,特区的明天会更好。”戈辉最后总结:“这都是腐败官员带来的好处,换个角度看问题,世界会更宽广。”
戈依光认真的看了儿子一眼,这个儿子心真黑啊。想想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那他的想法是从哪里学的呢?唉,这些年,在外面学坏了。
“那咱家呢?平安叔、永安叔,还有其他人,就没有不守规矩的吗?”戈辉也饶有兴趣地问父亲。
“怎么没有,这些年,被赶出家门的也不少。”戈依光微微一笑说道:“都是你娘在管,你娘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人,能骗过她那双眼睛的人,目前还没有遇到。”
戈辉笑了,看来这一世的母亲,美丽的外表,只是冰山一角啊!
戈依光继续说道:“平安和永安兄弟俩,以前都是咱家的佃户。为人勤劳朴实,厚道本分,观察了几年,觉得兄弟俩,人品可靠,就让他们分别管理两个田庄,再到后来,平安,成了咱家的大管家,永安负责管理3000亩良田。平安去上海之后,永安接替平安,成为了大管家。”
戈辉轻轻地点头,没有说什么,摆出一副继续洗耳恭听的样子。
戈依光淡淡一笑,继续道:“咱家也没有亏待过他们兄弟俩。整个承德,哪个大户人家里的管家,有他们兄弟俩收入高,他们俩个是最多的。你娘在花钱上,从来都是精打细算,但是赏钱,却又是给得最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