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82章 家人(第3页)

 “这东西有什么用吗?”金永安很好奇地问道。

 “大清国要想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就需要大量的天然橡胶,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种植橡胶树,特区政府鼓励北方地区大量种植杜仲树,都是为了天然橡胶。我们种植俄国蒲公英也是为了天然橡胶,不同的是,它收成更快,当年就能有收获,橡胶树和杜仲树都需要七到十年以上,才能大量收获。”戈辉耐心的解释道。

 金永安低头盘算了一下,抬起头掰着手指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热河至少有一万多亩光长草不长庄稼的盐碱地,算上没有肥力的沙荒地,怎么也得超过三万亩,再加上山坡地,五万亩开外吧。”他说着又把目光投向戈依光,继续说道:“老爷,要不咱们家把这些没人要的地都买下来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以”戈依光点头同意:“那就尽快做吧,开春前把地契开出来,明年开春能种多少是多少,三五年差不多就能种满了吧!”

 戈辉也觉得可行:“小四已经派人去天山山脉的卡拉陶山区,以收购药材为名,大量收购蒲公英种子,估计明年开春就能种一批,就像爹说的那样,三到五年差不多就能种满。”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让金粟去量地。”金永安兴奋地说道:“至少一百年啊,这得养活多少人啊?”

 “沿海一带盐碱地比较多,那里也会大量种植,以后会有很多人会种植蒲公英,养活很多人。”戈辉对此充满信心。

 “金米和金粟,今天不在吗?他们在做什么?”戈辉突然问道,他觉得有必要尽快了解家里的情况。

 “金米,两个月前去了上海,给你平安叔打下手。不爱习武,却热衷做生意。”戈依光回答。

 “金粟,代替你永安叔,接管了咱家的三千多亩良田,还有承德街里的商号,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无师自通。很多商家的掌柜,都戏称他‘老金’,21岁的‘老金’……”宣宁说完咯咯咯地笑了。

 “晚饭的时候,肯定会回来的,到时候你就见到了。”金永安接话道。

 “干娘,您看,咱俩做的衣服拿回来了,可好看了。”金婷这时想起抱在怀里的包裹了。

 “是嘛!让娘看看!”宣宁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女人总是对漂亮的衣服,缺乏抵抗力。

 金婷也马上打开包裹,给宣宁展示新做的衣服。

 东北这时提着一只大皮箱走了进来,直接放到了戈辉面前。

 “我准备了一些礼物。”戈辉说着打开了皮箱,里面都是他这次带来的礼物。

 “这是给娘和小师妹的护肤品。”戈辉亲手把两份礼物递到母亲和金婷手中。

 宣宁和金婷喜不自胜,赞口不绝,对她们俩来说,只要是戈辉送的,她们都觉得好。

 “这是给永安叔的满江红香烟。”戈辉亲手把四条香烟递和红木盒子递到金永安面前:“盒子里还有祝融打火机。”

 “谢谢二少爷,我平时只抽大凌河,抽这个,会把嘴养刁的。”金永安接过了礼物,热泪盈眶,小二还是以前的小二,没把自己当外人。

 “爹,咱家还让永安叔抽不起满江红了?”戈辉半开玩笑地说道。

 “哪有,叔是啥不得抽这么贵的。”金永安连忙解释。

 “放心吧!永安叔。”戈辉伸手拍了拍金永安的手背,说道:“烟抽多了伤身体,但该抽还是得抽,开心最重要。”

 戈辉又拿出一支手枪来:“这是大凌河二次战役的纪念版fA-11式半自动手枪,一共1905支,想跟着我,以后就要把‘它’当媳妇了。”戈辉把纪念版fA-11拍到小金豆手中。

 “二哥,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金豆把纪念版fA-11放在心口,仿佛真的当成了媳妇。

 金永安无奈的笑了,但脸上却没有难过的样子。对他来说,能跟在戈辉身边,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自己兄弟俩的忠心,总算没有错负。

 接着戈辉又拿出了一把雁翎刀,他曾问过小四戈锐,咱爹现在喜欢什么,小四告诉戈辉,和以前一样,还是喜欢好刀。

 黑褐色的硬木刀鞘,用阴刻手法在黄铜装饰上雕刻出精美的古老玄纹,椭圆形的护手也是用黄铜打造,精雕细琢,手柄微微向下弯曲。

 吱——轻轻拔出长刀,铁青色的刀身,只有在研磨过的刀刃部分,呈现出灰白色,整个刀身布满了致密的不规则花纹,笔直的刀身在五分之一处微微上翘,上下开刃形成刀尖,宛如一根雁翎,造型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