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65章 外交斡旋

奕匡,不咸不淡地回忆了他那十个月的屈辱经历,最后他十分强硬地告诉巴克利和埃弗拉:当年,你们提出来的要求,我和李大人全部同意了。今天,我们提出的要求,你们也只能全盘接受。

 在奕匡强硬施压的时候,英法两国的议会已经彻底炒翻天了。要不要再派远征军?派多少远征军合适?有位法国议员讽刺地问道:五十万,还是一百万?两国都有再派远征军的实力,但是真的要这样做吗?有人提议,胜利,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诉诸武力,的确要简单得多,但是劳师万里,疲兵远行,所耗费的国帑,就不是哪个国家能够轻易承受的。

 拯救现在的英法远征军,只能依靠东方盟友——日本和俄国。

 德、美两国虽然和禁卫军有着各种各样的合作,但作为曾经的伙伴,也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于是密集的外交串访开始了。英法两国的外交官,与德、美、日、俄,四国的外交官展开了频繁的接触,陈其利弊,分划瓦解,交换利益,许以重诺,目的只有一个,请他们劝说禁卫军停止进攻,拯救血路上的英法远征军。

 1905年5月5日,第一个来到北方经济特区外事局的是日本驻朝阳领事神原和也,他是一个人来的。

 从宝马车上下来的神原和也,看到眼前十层楼的折扇形建筑,突然变得内心沉重。以前看到的清国建筑,除了佛塔和极各别的三层建筑外,都是一层两层的木质建筑,绝大部分老百姓家,都是泥土垒成的平房。可是这里,仅仅发展了不到三年时间,正在谈判的朝阳荣耀大饭店是十层,现在这个外事局大楼也是十层。这么高的楼,就连东京都没有一栋。

 外事局大楼,1903年6月开始建设,1904年10月初建设完成,正式开始内部装修。1905年4月23日,内部装修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建筑像是一个展开一半的折扇,寓意是开放包容,欢迎各国朋友来朝阳做客。共十层楼,设计规整,无任何装饰,显得简单大气。在这个时代的亚洲,是非常罕见的高层建筑了。还有两座五层楼的配楼,分别与扇形的两个边平行,两楼并不相连,同样是设计规整,无任何装饰的长方体形建筑,就像两个巨大的火柴盒,摆在了扇形的两个边上。

 北方经济特区外事办公室,随着外事局大楼投入使用,于昨天(5月4日)正式升格为外事局,锡良任局长,同时成立日本课、美国课、德国课、英国课、俄国课、法国课。

 接待神原和也的是日本课主任李香。

 李香流利的日语,让神原露出十分意外的表情。李香告诉神原,他在日本留学四年,先后在两所学校留学。今年4月初,刚刚来到朝阳。

 其实,真正让神原意外的是北方经济特区开始重视日语人才了。说明对日本也有更多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信北方经济特区,对日本一定有更长远的计划。随着这次战争的胜利,很多计划将相继展开,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看看对日本在满洲的利益有什么影响。

 神原说出了此来的目的,禁卫军必须立即停止进攻,放英法联军安全退回锦州港区。大日本帝国作为满洲利益的持有者,对禁卫军刻意改变东北格局的行为,深表担忧。希望刚刚成立的外事局,作为外交上的同行,能深刻理解并维持东北亚格局的稳定,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禁卫军施加外力的行为,将引发一连串的不可预知的危险,这是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为了扞卫满洲的利益,大日本帝保留进一步行动的权力。

 李香,完全是外交新人,真正的外交小白,本来是要去特区行政学院学习半年的,结果一天也没去,直接被锡良留在了外事办公室。自己的志向也不是当外交官,自己也不认为能干好这个工作,但是锡良告诉她,做北方经济特区的外交工作,非常简单。只要强硬,坚决维护北方经济特区的利益就可以了,其它的自有禁卫军靠枪炮来解决。

 事实上,私下里,戈辉告诉锡良,以目前禁卫军的实力,除了强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拼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等我们发展了,更有实力了,更强大了,才能使用更丰富的外交手腕,现在还不行。列强还是不习惯和我们讲理,他们更喜欢直接动手,所以我们也只能被迫这么做。

 李香心里并不认可锡良的方法,但是锡良也告诉她,以目前的东北局势,还是强硬一点好。大清国以前退让的太多了,老百姓太想看到强硬的政府了,我们的每一次强硬回击,都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希望,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更多的老百姓相信我们,那禁卫军就会更强大,毕竟禁卫军都是由老百姓组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