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64章 大凌河战役(五)(第2页)

 守在收音机旁的人们,对腾冲突然转变风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刚才还在激情飞扬地喊叫着胜利后的喜悦呢,咋突然变成《新闻联播》了呢?

 腾冲继续:“现在,我有一条重要的消息发布,此消息是禁卫军总参谋部下达的军令:禁卫军总参谋部,命令禁卫军全体指挥和战斗人员,坚决、彻底、迅速的消灭一切抵抗之敌,直到敌人放下武器投降为止。——1905年5月3日夜。”

 收音机旁的所有人,惊呆了,那个腾冲刚才说了什么?大家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腾冲再次重复:“禁卫军总参谋部,命令禁卫军全体指挥和战斗人员,坚决、彻底、迅速的消灭一切抵抗之敌,直到敌人放下武器投降为止。——1905年5月3日夜。”

 腾冲最后重复一遍:“禁卫军总参谋部,命令禁卫军全体指挥和战斗人员,坚决、彻底、迅速的消灭一切抵抗之敌,直到敌人放下武器投降为止。——1905年5月3日夜。”

 大清国的人彻底爆发了,无比兴奋,喜大普奔。

 从一八四零年开始到现在,多少年了,不断的失败、退让、割地、赔款,朝廷的每一次失败、退让、割地、赔款,最后都会体现在每一个平民百姓身上。这样的胜利消息太珍贵了,太难得了,等待的太久太久了,有很多很多的人没有等到这一天。

 家祭无忘告乃翁,很多人第一个选择就是告慰死去的亲人,大清国跟当今的世界列强,打了第一个堂堂正正的大胜仗,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但已经提前锁定了胜利。

 整个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都是连夜拜祭的景象。

 坐在收音机前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个人默默的对视着,他们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但是他们知道,这个消息肯定是真实的,千真万确的。

 大山岩、黑木为桢、马卡洛夫、库罗帕特金,听完翻译,再三确认之后,立即不淡定了。

 他们同时下达了相同的命令——暂时停战。整个日俄战场,顿时停止了枪炮的声音,进攻的双方,不约而同的后撤,回到出发阵地上。

 大山岩和黑木为桢在思考,应该怎样帮助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现在是牵制禁卫军的重要力量。他们只是一场战役的失败,只是暂时失去了进攻大凌河防线的本钱,主力部队还在。如果给他们补足缺失的重火力,他们肯定还能再战,并且越战越强。但是,日军现在没有余力提供帮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向覆亡。

 大山岩和黑木为桢左右为难,他们只能把皮球踢给首相桂太郎。

 马卡洛夫和库罗帕特金,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实力决定行为。他们知道,禁卫军通过这一仗,彻底宣告在东北的强势崛起。这个事实,就像生米煮成了熟饭,已经无法改变。只要禁卫军安于现在控制的区域,不要试图染指俄国控制区域,他们原意一直观望下去。事实上,不是他们不思进取,目光短浅,而是没有余力。对付日军就已经倾其所有,依然不能挽救颓势,如果再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所以他们不能这么做。

 马卡洛夫把自己基于实力做出的决定,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做了汇报。

 尼古拉二世认可马卡洛夫的决定,同时加快了向远东运兵的速度,年初闹革命的那些人,已经都被送进了远东战场。还剩下一些有革命倾向人,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也送去远东,把他们填进血肉磨坊,变成鬼的人,还有机会闹革命吗?

 当1905年5月4日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虽然还是那个太阳,但就是觉得不一样了。

 “东北的格局变了”,这是列强们的共识。

 茶余饭后的谈资,都围绕着强势崛起的禁卫军,以后如何处理与北方经济特区的关系。敢于逢敌亮剑的禁卫军,一时间的确让列强不知所措。当然,这不包括与禁卫军联系越发紧密的德国。也不包括与北方经济特区在商业上合作不断深入的美国。

 此时还留在锦州港区的德国驻朝阳领事乔纳斯,美国新任驻朝阳领事哈克-d-贝里芬,两个人又意外又后悔。意外,是因为他们没想到禁卫军真的扛住了英法联军的进攻,并且反败为胜,而且只用了一个白天加半个夜晚。实力之强悍,让两个人十分的意外。后悔,是因为当初没和卡尔(英国驻朝阳领事)和西尔科(法国驻朝阳领事)把打赌的事情确定下来。

 德国驻朝阳领事乔纳斯迎着海风,看向港口停泊的英国军舰,扭头对哈克说:“你对禁卫军的胜利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