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30章 惊天逆转(第3页)

 新闻联播的报道,通过电波传遍了整个大清国。

 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3月3日早上开始一直守在飞扬牌收音机旁的慈禧太后,终于在中午时听到了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的报导,紧张的心情终于缓解了不少,但她还是没有完全放心,她还是不太相信禁卫军能打败英法联军,在大清国谎报军情的事儿太多了,没到最后,慈禧太后是不会相信的。直到晚上八点听了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之后,慈禧太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看来东北禁卫军真的在戈辉手中强大起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的慈禧太后本来应该高兴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面对如此强大的东北禁卫军,对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以后戈辉还会不会服从朝廷的领导?还会不会听从自己的命令?慈禧太后越发感到十分的不安。但她知道,她现在拿戈辉一点办法都没有,戈辉连列强都不怕,难道会怕她吗?

 3月3日当晚,慈禧太后就收到了戈辉的电文,戈辉在电文中先向慈禧太后简单介绍了战斗的整个过程。然后请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来八角台,共商与英法两国谈判的事宜。如果可以的话,也想请皇上来东北接受英法两国使臣的朝拜,顺便检阅东北禁卫军。

 戈辉这回可是给慈禧太后出了一个大难题。慈禧太后彻夜未眠,虽然戈辉在电文中已经说明的很清楚了,但她并不相信,她在思索戈辉的用意何在?叫载沣、奕匡和张翼去东北参与谈判倒是可以理解,但是请皇上驾临东北就十分牵强了。

 3月4日一早,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三人一起来到仪銮殿给慈禧太后请安。三人昨晚都收到了戈辉发来的电文,并在当天晚上三人都互相通了气,今天早上此来是请慈禧太后批示,去或不去,全凭慈禧太后一句话了。

 三人昨晚接到戈辉发来的电文,心中都是一热啊,看来戈辉真够意思,这种露脸的事儿,第一个就叫上他们,心里特别的感激戈辉。作为胜利者一方参加谈判,这在大清国已经变得十分奢望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了,现在有了。特别是庆亲王奕匡,他不禁想起五年前和李鸿章李中堂,在北京与八国列强谈判时的屈辱经历,他一直视为此生最大的耻辱,现在有这样的翻身机会,庆亲王奕匡对戈辉是感激涕零。

 慈禧太后昨夜思考了很久,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同意戈辉的要求,但他要加一个人进去,他要派小德张作为他的代表参加谈判。也正好通过这次皇帝驾临东北,告诉全大清国,朝廷在东北依然是有权威存在的,东北禁卫军依然听命于朝廷。当然,她自己也清楚这只是表面听从。

 戈辉早就预料到了慈禧会派小德张参加谈判,戈辉也正想借这个机会和小德张详细沟通一下以后如何保护光绪皇帝的事情,戈辉可不希望再发生光绪皇帝被砒霜毒死的事件。同时,他也想和光绪皇帝深入的沟通一下,他虽然不会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如果有皇帝的帮忙,以后的事会顺利许多,所以皇室是需要暂时保留和保护的。

 袁世凯从收音机上听到东北禁卫军得胜的消息后,整个人都石化了,他这回算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北洋常备军与禁卫军的巨大差距了,想想自己从小站练兵开始,走到今天,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可人家戈辉只用了屈屈五年就超过自己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与戈辉到底是差在哪里了。五年来,戈辉像变戏法一样,将禁卫军从一支像土匪一样的地方大团,变成了今天大清国最强大的地方性武装力量,真的是后生可畏啊!这样的人才自己当初在天津武备学堂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呢?后悔啊,每每想到戈辉,袁世凯就纠结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像戈辉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