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23章 狼来了

外面飘着雪花,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慈禧太后转回身,定定地看着载沣和奕匡,良久,才开口道:“你们都没少拿戈辉的钱吧!现在戈辉有危险了,你们的钱袋子要没了,你们都着急了是吧。”

 载沣和奕匡一听,同时跪地上,把脸都快贴地板上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太后,臣有罪。”两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否认,没有任何意义。

 慈禧太后叹了口气:“罢了,我也没有要怪罪你们的意思,花戈辉的钱上瘾的又何止你们二人呢,满朝文武很多人都是,我又何尝不是呢!”(据不可靠资料,慈禧经常用“我”这个词。)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载沣和奕匡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慈禧拄着拐棍,缓缓地走到载沣和奕匡面前:“你们都起来吧,犯什么错都是跪,就好像似这么一跪错就没了,要是跪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事儿了。”慈禧太后说完,把拐棍递给李连英,然后自己又坐回椅子上了。李连英马上把一个毯子盖在慈禧太后的腿上,又把暖手炉递给慈禧太后。

 载沣和奕匡两个都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

 慈禧太后扭头对立在一旁的小德张说:“小德子,把戈辉昨天的电文拿给两位王爷,让他们看看。”

 小德张马上取来戈辉昨天发给慈禧太后的电文,递给两位王爷。戈辉的电文,内容不长: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臣仅想借此句,以明坚决抵抗之决心。无论犯我之敌有多远,都难以逃脱被我诛杀的命运。现在,英吉利和法兰西之蕞尔小邦,犯我中华天威,我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平,但也绝不容忍他国之挑衅。面对挑衅以及来犯之敌,我中华儿女只有一句话: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两千年前,无论来犯之敌多么强大,多么不可一世,多么凶残,最终都没能打垮中华民族。今天,我大清子民,依然有打垮强敌之决心,依然有威武不屈之精神。我们依然敢说“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戈辉的电文像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击中载沣和奕匡,两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激灵,两个人突然间明悟了什么。载沣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戈辉,现在突然觉得戈辉变了,变得自己认不出来了。奕匡一直猜不透戈辉是什么人,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明白戈辉心里装的是什么了。

 载沣和奕匡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太后,您想好了吗?”

 慈禧太后长叹了一声:“想好又怎样,想不好又怎样,结果都一样,英法两国是要定了东北,戈辉,不过是英法两国说给日本和俄国的借口罢了,我们的意见,英法两国什么时候当回事儿了。”

 庆亲王奕匡算是明白了,老太后洞若观火,心里明镜似的。

 载沣轻叹一声:“这么说,我们就只剩下相信戈辉一途了吗?”

 慈禧太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太后的话,让载沣和奕匡两个陷入了沉思之中。老太后说的没错,现在除了相信戈辉能打败英法联军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

 而此时的戈辉想法却十分的简单,备战。戈辉在最高司令部的作战会议上说:“能通过战争来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打好这一仗,打断敌人的腿,让敌人此生再也不敢来。”会议结束后,禁卫军13个师全部开拔,向总参谋部标定的地点秘密移动。

 这次戈辉要当甩手掌柜,由总参谋部独立指挥,这也是锻炼总参谋部指挥能力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练兵的好机会。朝阳陆军讲武堂停课,所有学员(袁世凯和铁良派来的三批1200名军校学员除外)和教官(德国教官除外)全部随机分散到13个师里,以一个小兵的身份参与到这场保卫家园的战争中(特种部队除外,继续训练,不允许参加战斗。)。戈辉要通过这场保卫战,让禁卫军感受一下低烈度的战争,战争是最好的军事课堂,这对禁卫军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所以必须把握好。

 林贺,作为朝阳陆军讲武堂的总教官,心情是最激动的一个,加入禁卫军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随着对禁卫军了解的加深,他越来越喜欢这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军队了。现在有幸能参加与列强的战争,他更是感到无比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