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08章 特区海关成立(第2页)

 全大清国的目光聚焦到了新成立的北方经济特区政府,列强的目光也聚焦到新成立的北方经济特区政府。

 而戈辉作为北方经济特区政府的总督,却像没事儿的人一样,他只是分别给德国和美国各发了一份电报。对关税一事做了说明,并且关税也是参考了德国和美国的关税制定的。然后,戈辉在《朝阳日报》和《东北商报》上撰文:“北方经济特区内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和海关关税标准,任何愿意与北方经济特区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如果对新的关税标准不满,大可不要把商品卖到特区来,我大清国还有很多省份,那里有更广大的市场。”

 戈辉的撰文很短,但表明的态度也十分的强硬。这让列强感到十分的不适应,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我们都毕恭毕敬,你一个小小的总督居然如此狂妄,必须要严厉的教训一下。

 英国第一个跳出来,叫嚣要对北方经济特区实施军事打击。但是德国和美国却并没有动武的意思,虽然也强烈反对,但并不打算动武。法国也反对,但法国在北方经济特区根本没有自己的利益,关税对法国影响不大。

 日本最近已经查到了消灭鹰机关的正是禁卫情报局,铲除日本在奉天地区情报人员的也是禁卫情报局,一个神秘无比,似有若无的“肃先生”,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情报机构的视野里,没有人见过,没人知道他是谁。日本朝野上下对此极为震怒。但他们没有证据。虽然这时证据并不重要,随时都可以制造证据,但现在日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俄国身上了,就是想收拾北方经济特区,也得等打趴下俄国再说。所以,日本现在只能先把愤怒压下去,现在还不是时候。虽然英国大使向日本桂太郎政府表达了愿意出兵大清东北的意愿,但是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还是委婉的表达了不希望英国参与的意思。

 俄国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俄国在东北几乎畅通无阻,至于税收,俄国人开的公司从来不上税,关税和俄国根本就是绝缘的。

 吵来吵去,原来只有英国想动手,可凭英国自己的力量又显得十分单薄,英国也不想自己打了仗,死了人,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还有其它列强,所以一时间英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英国不得不开始满世界找台阶下。

 戈辉很忙,他没时间为英国人操心,他也没准备给英国人搬梯子,他最希望的就是英国就站在那里没人理。

 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在给贝尔福首相的报告中说:“列强们都看到了朝廷的态度,也猜到了朝廷也只能是这个态度,现在的北方经济特区,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了,只在名义上是服从朝廷的领导,实际上是自成一套管理体系,在经济、金融、军事、政治等方面全部自成体系。现在的国家建设债券已经在大半个大清流通,特别是在北方经济特区内更是以法令的形式成为唯一的流通货币。经过近三年多的建设,在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再有十年的时间,北方经济特区完全有可能会取代现在的朝廷。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北方经济特区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列强在远东的劲敌。虽然我不能到他们的军营中察看,但从他们保卫领事馆的武警军装和配枪,还有他们严明的军纪上就能看出来,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一支恐怖的力量。所以我大英帝国不应该只做日俄战争的看客,更应该参与其中,即使不参与到日本和俄国的战争中,也要找借口把北方经济特区的军队,把北方经济特区不断壮大的战争实力消灭在萌芽里。这关系到我大英帝国在远东的长期利益。”

 当英国首相贝尔福看到卡尔发来的电文后,陷入了沉思,在英日同盟的条约中,并没有需要英国出兵的内容,如果英国现在提出愿意出兵,不知道日本人会做何感想。驻日本的大使已经表达了愿意出兵东北教训朝阳,但是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却委婉的拒绝了英国的好意,看来日本还是想独占东北啊。

 以英国现在大清长江流域的兵力,调到东北虽然能够打胜,但还是略显单薄。贝尔福首相决定把这个想法拿到上院,去和那些喜欢挥舞着文明棍喊打喊杀的大老爷们讨论一下。结果不得了,从上院到下院都在讨论要不要对东北用兵,大家各说各理,足足讨论了一整天,却迟迟不能讨论出个结果来,贝尔福首相不禁苦笑不已。

 回到首相官邸的贝尔福首相,再次看了一遍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的报告。贝尔福明白,北方经济特区已然成为巨大的威胁了,一支能生产枪炮的武装力量,一支羽翼未丰的武装力量,一支敢和列强叫板的武装力量,等将来他们足够强大了,那就更不会把列强放在眼里了,不能这样,必须打掉这支不听话的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