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92章 高速发展的朝阳(第3页)

 锦州水兵学院已经在锦州港区完成了一期的建设。

 锦州港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同时二期工程也正式开始。

 锦西港一期工程预计在今年末也将完成,锦西港区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也渐渐有了小城市的样子了。

 北京的慈禧太后已经同意成立涵盖东北三省以及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北方经济特区,总督依然是戈辉。

 京津地区的菊机关(机关长菊地丰)发来情报,目前大清朝北方各省,包括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全部开始流通国家建设债券,甘肃和新疆也开始部分流通。朝廷的税收也开始收国家建设债券,向列强支付的庚子赔款也开始用国家建设债券来支付了。和国家建设债券一起攻城掠地的是东北的度量衡标准,随着东北统一标准的计量器具销往北方各省,北方各省原来的计量标准也在逐渐向东北标准转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菊地丰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随着货币的大范围流通,老百姓计量习惯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转变,将会对大清政治局势带来不可估量的不确定的转变,而日本必须及时应对由这个转变而产生的影响。

 江浙地区的桥机关(机关长高桥宏定)发来情报,目前国家建设债券在南方省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也已经开始大范围流通,老百姓的接受度非常高,另外,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国家建设债券的身影,当地老百姓也并没有排斥国家建设债券。

 东北银行在江浙地区的迅速发展,严重威胁到了包括日本正金银行在内的多家外国银行的利益,特别是严重威胁到了汇丰银行利益。以往,每到长江两岸的生丝和茶叶上市的时候,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就可以通过以突然紧缩银根的方式,人为的制造货币供应短缺,导致丝商和茶商无法及时融到足够的资金,也就无力收购丝农和茶农的生丝和茶叶。结果丝农和茶农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自己手中的生丝和茶叶,这个时候,拥有几乎无限量现金的汇丰洋行股东们就可以廉价抄底生丝和茶叶,获取巨额利差。很多筹集到资金,收购到生丝和茶叶的丝商和茶商,由于生丝和茶叶的价格直线下跌,不得不斩仓出局。汇丰洋行的股东们又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接手,这样的游戏汇丰洋行每年都在继续。

 但是,自从东北银行在江浙一带开展业务以来,彻底打破了这个游戏规则。东北银行上海分行,几乎无限量的向市场供应国家建设债券。特别是今年生丝和茶叶集中上市的5月,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突然集体紧缩银根,重复往年的游戏的时候,江南的丝商和茶商全部从东北银行上海分行借到了大量的国家建设债券,立即解决了商人现金流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不足的问题,让丝商和茶商及时收购到了生丝和茶叶,不但让丝农和茶农得到了实惠,也稳定了生丝和茶叶的价格。

 高桥还翻译了上海《申报》1904年5月版记载的评论员余北风的文章:东北银行上海分行彻底终结了外国银行对南方钱庄和山西票号的控制,从此南方钱庄和山西票号在资金周转上再也不用看外国银行的脸色了,找东北银行简单又方便,利息也不高,深得钱庄和票号的喜欢。

 东北银行也因此一举拿下了长江两岸的市场,更一举拿下了长江两岸的商人和老百姓的信赖,大量的商人和老百姓把钱从外国银行那里取出来,存进了东北银行上海分行及各支行的账户里。同时,东北银行也彻彻底底的得罪了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要不是东北银行里有德国和美国的资本在里面,否则英国人早就对东北银行上海分行痛下杀手了。

 高桥宏定进一步分析,朝阳工业开发区,已经通过这场生丝和茶叶的战争,洞悉了中央银行的巨大威力,他们通过东北物资联合储备流通银行,发行国家建设债券,站在了中央银行这一金融至高点上,把汇丰银行从这个位置上赶了下来,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控制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成为大清王朝金融业的新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