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计划(四)(第2页)
张景惠现在是锦州港务局局长,同时也是锦州港区警察局局长。
港务局目前是锦州港区实际的管理机构,张景惠是04年初到任的,04年之前参加了半年的培训,和很多从禁卫军中选出来的人一起学习管理港口。04年2月初,培训结束,他被调到锦州港区担任代港务局局长,和德国人一起管理港口。4月末,锦州港一期正式完工,张景惠也正式全部接手港务局的管理。
沈家本原本和伍廷芳一起主持修订《大清律例》,但是突然之间接到慈禧太后的上谕,责令伍廷芳结束目前的工作,准备去东北的朝阳工业开发区,等广东水师提督叶祖圭,还有施肇基到京述职后,和他们二人一起去东北。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沈家本一个人了,沈家本不干了,马上写折子要求留下伍廷芳,因为伍廷芳是修订《大清律例》不可或缺的人才,伍廷芳一走,他这活没法干下去了。他五月中旬刚刚成立的“修订法律馆”,现在也成镜花水月了,也只能关门大吉了。
沈家本在给慈禧太后的折子上再三强调了伍廷芳在修订《大清律例》方面的重要作用,伍廷芳必须留下。如果非要调伍廷芳去朝阳工业开发区,那他也想过去,他可以在朝阳继续修订《大清律例》,否则他自己无法完成修订工作。
慈禧太后正觉得沈家本讨厌呢,自从沈家本主持修订《大清律例》以来,三天两头就一个折子,快把慈禧太后烦死了。现在收到沈家本的折子,慈禧太后想都没想立即追了一道上谕,责令沈家本也同去东北,不得延误。终于把这个烦死人的老臣整走了,让他去烦戈辉吧,看看戈辉会怎么对付他。
沈家本也万万没有想到慈禧太后居然会顺杆爬,就这样把自己弄东北去了,他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其实他只想留下伍廷芳,没想去东北,他还想在北京继续修订《大清律例》呢。但是现在不去东北不成了,他如果去了东北,也就基本上和修订《大清律例》画句号了。
沈家本最后能做的就只剩一声长叹了。不过,他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太后决定要让我去东北,那我索性就把和自己一起修订《大清律例》的二十六名助手也都带上,万一要是在东北也可以开工呢?沈家本心里还有一分侥幸的心理。
戈辉也万万没想到,慈禧太后不但给了伍廷芳、叶祖圭、施肇基、林贺,而且还多送了二十七人给他,居然也是研究法律的,戈辉更高兴了,立即让田劲通知港务局的张景惠,把这三十一个人全数送来朝阳。
这是伍廷芳、叶祖圭、施肇基、林贺、沈家本等人第一次来到锦州港区,他们对眼前这个巨大的港口,震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去港务局的路上,三十一人边走边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两年时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让这里变成了比北京还要漂亮的地方。
东北究竟是在经历着一种什么样的变革?
一边是日本和俄国在打仗,一边是朝阳工业开发区在大搞建设,一边是战争,一边是和平,这冰火两重天的事儿,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满脑子里都是问号。
张景惠不敢怠慢他们,先安排吃饭,然后派了八辆龙旗轿车把这三十一人送往朝阳。
当天落日前,伍廷芳、叶祖圭、施肇基、林贺、沈家本等三十一人到达朝阳。立即被安排住进了官府招待所,戈辉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宴,第二天戈辉亲自带他们参观了朝阳的工厂,然后又驱车去官营农场,去镇妖峰基了。戈辉相信禁卫军强大的实力,能让他们安心留下来。
通过这一天来的参观,伍廷芳、叶祖圭、施肇基、林贺、沈家本等三十一人对禁卫军有了新的认识,对禁卫军的实力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伍廷芳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对英国的军事实力也有很深的了解,但是通过这一天的参观,伍廷芳觉得禁卫军除了穿的没有英军好看之外,武器似乎比英军的要好得多。同时,他也在思索,戈辉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究竟是想干什么?他甘心只当一个小总督吗?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林贺,在日本上过军校,对日本陆军的强大是有深刻认识的,但是看到禁卫军的武器装备,日本陆军真的没有希望了,林贺彻底震惊了,他万万没想到东北禁卫军会这么先进的武器,禁卫军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训练时间和战斗经验,假以时日,禁卫军……,林贺简直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