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农场兵工厂(第2页)
也就在这个时候,戈辉再次下令从官营农场里余下的十几万17到24岁民兵中,秘密地选出的5万人的民兵,全部转入禁卫军现役,基层军官全部来自朝阳陆军战术指挥学院毕业的学员。
李隆基和李文欣兄妹的朝阳无线电正式厂投产,开始为禁卫军生产无线电发报机。后世的戈辉虽然不是学无线电的,但自己作为机械学硕士,涉猎非常广泛,对无线电自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戈辉还是站在后世二十一世纪的高度给李隆基和李文欣兄妹很多启发,并为他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可把李文欣佩服得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李劲松的朝阳钟表厂也正式投产了,工人全部来自朝阳技工学校,在瑞士的钟表师父指导下,朝阳钟表厂第一批挂钟和手表已经开始在朝阳的商店里销售了。禁卫军随后向朝阳钟表厂下了一万块军用手表的订单,要求钟表厂专门为禁卫军研发一款军用手表,戈辉要把手表一直配发到排一级。
东北标准计量仪器厂也正式投产了,作为总经理的于若冰现在成了大忙人。经过近一年的推广,整个朝阳地区,基本上都统一了计量标准,并且,还在逐步向整个东北三省推广。
皮特黄的朝阳机床厂也开始生产机床了,皮特黄和他的设计团队,通过借鉴、模仿、购买技术等方式,设计出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冲压机床、铣床、钻床、刨床、镗床。这些刚刚生产出来的高精度机床,直接送到了努鲁尔虎山脚下的官营农场。农场里已经秘密建成了二十个大型地下兵工厂,万事俱备只欠机器设备的东风。随着各种先进机床的陆续到位,地下兵工厂终于推上了电闸,开始了按图试制第一件武器。
戈辉也在这个时候,把武器设计图纸交到了农场兵工厂的总经理成雨手中:“兄弟,这些都是我们禁卫军以后的标配武器。”
成雨从东北农业总局离开后,直接被戈辉安排到农场兵工厂,担任总经理,负责武器的生产和研发。
成雨简单翻看了一下戈辉给他的武器设计图纸,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谁设计的”。
戈辉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成雨摇了摇头:“没问题,图纸很详细,一看就是出自行家之手,而且数据这么全面,不可思议。”
戈辉点点头说道:“我花了天文数字的钱请德美英法四国的武器设计团队设计的”。语声微顿,然后又道:“能照着图造出来吗?”
成雨只是淡淡地一句:“能”。
戈辉满意的点点头,伸手拍了拍成雨的肩膀:“拜托了,兄弟。”
戈辉给了成雨十六份设计图纸,都是戈辉自己凭记忆画出来的。后世的戈辉,也就是于果,在美国收藏了很多二战时期的武器,对这些武器都做了精确的测绘。这纯粹属是个人爱好,他也没打算成为武器设计师,可他万万没想到,来到清末后,居然还用上了,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般。戈辉之所以没有画出突击步枪,是因为他不喜欢,结果成了今天的遗憾。
戈辉为农场兵工厂(farm Arsenal)提供的武器设计清单如下:
1、戈辉将后世的政府军曾经大量装备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做了少量修改,口径改为0.2寸,膛线改为六条,弹仓容量12发,全枪长33寸(喜欢33这个数字),有效射程600米,使用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1.3寸=41.6毫米,四舍五入取了整数,弹壳很短,尽可能的减少了膛压。)的通用无底缘尖头步枪弹,并预留加装通用瞄准镜基座的卡位和螺丝孔,命名为“fA-1903式半自动步枪”。并没有有固定的折叠式三棱军刺,而是可拆卸的单面开刃,脊背厚实(0.2寸)的剑形刺刀,这样的刺刀更实用,可劈,可砍,可刺。三棱军刺不是不好,而是功能单一,所以放弃。fA是农场和兵工厂的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代表农场兵工厂制造。而作为农场兵工厂的总经理,成雨却解释成f是“第一”英文first的首字母,A是“军队”的英文Army的首字母,fA的意思是禁卫军的第一支军用步枪。当然,不管怎么解释,fA-1903都是一支当今世界第一款半自动军用步枪(美国已经有半自动步枪了,只是军方没有采购),也是当今世界口径最小的军用步枪了,比日本30式步枪(金钩步枪)的6.5毫米,还小了一毫米。
2、同样是对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做了修改,口径改为0.2寸(6.4毫米),膛线改为六条,弹仓容量12发,换上更重更长的枪管,全枪长增加到35寸,有效射程800米,加装通用瞄准镜基座,加装四倍瞄准镜,使用0.2寸x1.3寸的尖头通用步枪弹,命名为“fA-1精确射手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