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65章 外交试探(一)

送走了戈辉,小德张回到椅子上坐下,再次打开檀木锦盒,里面用金色绸布包着纯金简书,他把简书小心的拿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简书背面的花纹刻的极为精细,正面的字也写得颇有颜筯柳骨之风,想必一定是一个书法大家的手笔,但就是没有落款,实在有点可惜。其实,这个字是孙昌明的父亲,孙翰林写的。

 小德张一边赞叹着制作这个简书的工匠师傅的手艺,一边在想戈辉。在八角台饭店,两个人聊了很多,他谈了很多京城里的事情,戈辉则谈了很多东北面临的事情。他发现戈辉对东北的局势说的很透彻,仿佛是未卜先知一般。戈辉还对列强之间的利益关系看的很透彻,特别预示了俄国和日本在东北肯定要打一场大仗。还知道日本身后站着美国和英国,俄国有法国的支持,德国与英美法俄日都有不错的关系,但德国也非常重视在大清的利益,更想扩大在大清的利益。可以说,戈辉对东北的局势洞若观火,让戈辉主政东北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如果反过来说,凡事最好的,很可能就是最不好的,太后老佛爷这么做很可能是在玩火。

 小德张自知自己无非是个小太监,管不了那么多的事情,他虽然对戈辉主政东北持保留意见,但是如果戈辉主政东北,那列强在东北可能是幸福与痛苦同在,日子过的可能会一会儿爽死,一会疼死。一想到这此,小德张不禁想笑,他好想看看列强在东北的好下场。

 第二天,戈辉和小德张一起去了奉天。

 戈辉是去奉天赴任,小德张是去奉天给增祺宣旨。宣传干事孙婉儿随行,还有第五团、第六团,他们将作为临时的总督卫队。

 两天后的中午,戈辉和小德张来到了奉天城外。盛京将军增祺亲自出城把小德张和戈辉一行人从德胜门接进了奉天城,小德张的出现,让增祺放心不少,看来朝廷对我还是有安排的,而不是免职了事。

 第五团和第六团没有进城,直接在城外扎营。戈辉只点了六团的两个排的战士随行,担任自己的临时护卫,田劲担任临时卫队长。

 进城后,戈辉没有跟小德张去盛京将军府,而是直接去了奉天府衙,因为奉天府衙从此就是东北三省总督衙门了。

 就在增祺把戈辉和小德张从德胜门接进奉天城之前,全奉天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新到任的总督大人到奉天了,消息传播之快,速度堪比后世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

 戈辉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官服,跨下一匹枣红马,一马当先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目不斜视,神情冷峻,身体随着跨下的枣红马轻轻地晃动着。田劲和孙婉儿也骑着马紧跟在戈辉后面,他们后面是两个排的禁卫军战士。

 街道两旁挤满了奉天城的老百姓,从德胜门一直排到奉天府衙,都是来看新来的总督大人的。老百姓们看到总督大人目不斜视,神情冷峻,这和以往的新官上任完全不一样啊,难道大人今天不高兴?不过,这个总督大人可是相当的年轻,而且还特别的英俊。不光是总督大人英俊,整个队伍里的所有人都非常英俊,看得很多年轻的姑娘们心事重重的。

 此时的奉天府衙里已经没有人了,一部分的人被原来的府尹大人带走了,其余的人已经被原来的府尹大人遣散了,戈辉一行人到了奉天府衙后,立即让人把奉天府衙的牌子换了,换成“东北三省总督衙门”和“东北禁卫军最高司令部”两个匾,不要写横匾,写成白底黑字的不加任何装饰的竖匾,像春联一样竖在大门的两侧。在后世的中国,所有的政府部门的牌子都是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戈辉带人亲自把小德张和增祺一行几百人送出了德胜门。

 小德张临行前,把戈辉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老弟,太后既然能力排众异把你放在东北三省总督这个位置上,她就也能随时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拿下来,所以,老弟要想在这个位置上长期干下去,就绝对不可以触碰太后的底线,做什么事情,要先站在太后的角度考虑一下,要时刻把太后放在心上,要勤汇报多汇报,让太后时刻知道你在干什么,一句话,就是要让太后放心。太后不怕你做错事,她怕的是你不懂事,我说的够明白了吧,你好自为之吧。”

 戈辉点点头:“谢谢大哥提醒,小弟牢牢记住了,你就放心吧,我会把握住分寸的,勤汇报多汇报。”

 小德张叹了口气:“老弟,我在宫中,能帮你的尽量帮你,帮不了的,你也别怪我,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