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识载沣(第2页)
“噢,原来张老哥不愿意王爷来啊,那我直接带着禁卫军去奉天就行了,不让王爷大老远过来了,这样就不会给老老哥添麻烦了。”戈辉故意吊张紫云的胃口。
“不是,不是,老弟呀,老哥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八角台能来个王爷千岁,是我八角台的福气,怎么能不愿意呢。老哥是说,我们怎么迎接王爷,我这久居乡里,没接待过大官,王爷就更别提了,你得帮老哥拿拿主意。”张紫云是急坏了。
戈辉看张紫云着急的样子,也就不再难为他了:“醇亲王来八角台是来视察禁卫军的,虽然也会看一下八角台镇,但主要不在镇里,也不会住镇子里。老哥你要做的就是发动老百姓,让八角台街道变得干净,修修残破的房子,街上的百姓穿得干净点就行了。这个小王爷才十九岁,没那么多说头,老哥您大可放心。不过……”戈辉停了停。
张紫云的心立即悬起来了:“不过怎样?”
戈辉继续道:“不过,我们得派人至少在十里外迎接。”
张紫云鸡啄米一样不住地点头:“这个一定,我亲自去。”
戈辉也再次强调:“这个迎接的事儿,老哥你必须亲自去。”
听了戈辉给他说了这么多,张紫云放心不少,但他还是当作此生最重大的事情来抓,亲自抓。
看着张紫云乐不可支地离开了,戈辉突然觉得这个张老哥很可爱。
张紫云走了,戈辉也该出发去奉天了。戈辉带上刘城,两个人再次离开八角台,去了奉天,他要在那里等候醇亲王载沣的到来。
在这段时间里,俄国驻华公使雷萨尔与大清外务部大臣奕匡、会办大臣王文韶,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俄国从大清国东北撤出占领军的条约,即《接收东三省条约》。这也预示着,俄军不久将会从东北开始陆续撤出,东北将会有一段和平的时期了。
醇亲王载沣带着五百多名随从,于四月中旬来到奉天。他们也是算着时间来的,刚好俄国与大清签订完条约之后,没过几天就到了奉天。
刘守信马上派人通知了住在奉荣饭店的戈辉,让戈辉马上来盛京将军府。戈辉收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八角台,随时准备迎接王爷圣驾。然后只身前往盛京将军府。
增祺把醇亲王载沣接进奉天城后,立即住进了盛京将军府。随行的公公小德张,随即宣读了光绪皇帝给盛京将军增祺的嘉奖圣旨,通篇写满了赞美之词,最后还赏赐增祺黄马褂一件。虽然没有提为增祺升官和钱财的奖励,但是,增祺也不敢奢求,毕竟只是招安了一个土匪组成的武装。给了他一件黄马褂他已经很满足了,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
之后,醇亲王载沣要求尽快视察禁卫军。其实载沣不是非要视察禁卫军,他是对禁卫军的首领戈辉感兴趣。在大清朝私自建立军队,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可戈辉却敢干,而且还把建立起来的军队交给朝廷,这说明戈辉拉起军队并不是要造反,而是一腔热血为朝廷。时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一心为朝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更多的人都在一边在继续吸着朝廷的血,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戈辉的做法深深的感动了载沣十九岁的心。
戈辉刚好赶到盛京将军府,增祺马上把戈辉叫过来,并介绍道:“王爷千岁,这位就是禁卫军的首领戈辉。”
这是载沣第一次见到戈辉,年龄应该比自己大几岁,身材高大,面目英俊,一身长袍马褂,不戴任何配饰,显得干净利落。
这也是戈辉第一次见到载沣,年纪十八九岁,长相英俊,目光深邃而又平静,一身华贵,气势威严,不愧是王爷。
戈辉看到载沣后,马上双膝跪倒:“奴才戈辉,拜见王爷千岁。”
“起来吧。”载沣简单地说。
“谢王爷千岁。”戈辉连忙起身,说实在的,戈辉真不习惯老下跪叩头这种事情。
“是你建立的禁卫军对吗?”载沣问道。
“是奴才和另外十三位兄弟一起建立的禁卫军。”戈辉连忙回答。
这让载沣十分意外,载沣一直以为是戈辉自己建立的禁卫军呢。于是他又问:“另外十三个人是干什么的?”
戈辉连忙答道:“他们和我都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同学,我们在一个小排里,我是小排长。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之前,武备学堂遣散了一部分学员,我们这个小排也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