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基地建设(第2页)
戈辉笑了笑了,指了指谭伟:“该你了。”
谭伟接着说:“基地人多,吃的多,所以我们要有人专门经常到山下采购东西,在山下要有专门为我们供应给养的地方。还有,我们的钱也有花完的那一天,我们又不能像土匪那样去抢东西,所以我们还要有不断来钱的地方,否则我们没法长期生存下去。”
“想的很远嘛”戈辉评价道。然后又道:“许明,你怎么想的。”
许明接口道:“我想我们从现在就要统计所有的人,把所有的人登记在册。不论将来我们的军队变成几万人几十万人,我们都要有明确的记录,不论是战死了,还是伤残回家了,我们都要有明确的记录。”
“说的对,这一点很重要。”戈辉接口道。
轮到鲁飞了,鲁飞开口道:“我们现在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无家可归才跟我们来的,以后我们招兵也不能以这种方式,我们要有自己的招兵方式,而且是在我们不需要增加军人数量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兵源了,随时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军队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训练后,立即就能打仗。”
戈辉明白,鲁飞想说的是预备役制度,只不过鲁飞没有给这个制度想出个名字来。
周玉坪是最后一个发言:“既然大家都在说要建立一支正规化的军队,那军规就变得非常重要,没有一个严厉的军规,军队永远也不能成为一支真正能打仗的正规军。所以我认为训练之前确立军规很重要。”
戈辉频频点头。看来今天的会议很有成果。
戈辉最后总结发言:“听了大家的话,我觉得我们建立一支正规军大有希望啊。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开始着手一个一个落实我们今天会议上提到的内容。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的补充,不断的完善我们的计划。我们都是第一次决定要做这样的事情,都没有经验,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纠正,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戈辉停了停,然后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和宁远负责规划基地的建设布局。”
“天运和石焰负责把基地所有的人登计在册。把小于25岁想当兵的登计在一起,其余的人登计在一起,按性别分别登计。按照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身地、文化程度、身高、婚否、主要直系家庭成员,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登计。”
“其他人各带一组人马,带领大家配合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们准备盖房子的材料,这是大家学习带兵的好机会,等我和宁远把布局图做出来,我们就开始按图盖房子了。我们要在本月里把房子盖起来住进去。散会。”
就这样,会开完了,大家温泉也泡的差不多了。穿好衣服准备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第二天,戈辉和宁远就开始再次勘察地形,进一步研究基地建设的布局。经过两个人研究,基地建设主要分成军事训练区和住宿区两部分。住宿区又分成士兵宿舍、军官宿舍、随营军校、食堂、后勤住宿区、武器仓库、普通仓库。基地建设又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满足500人的住宿和训练的需求;第二阶段需要满足2000人的住宿和训练需求;第三阶段需要满足5000人的住宿和训练需求。如果以后再增加训练人数,另辟新的训练基地。
戈辉和宁远很快完成了训练基地的布局。其实这完全是按照戈辉的意思布局的,戈辉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基地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前瞻性,超越时代的优势是无法比拟的。只是目前条件有限,只是降低标准,尽力而为了。
基本布局确定后,下一步就是确定建筑的形式了,戈辉不打算采用现在清朝流行的建筑模式,因为那个太费时间,冬天马上要到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么干。于是他让宁远找来了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和他们谈一下自己的建筑方法,对于这些木匠和泥瓦匠来说,戈辉说的建筑方式,他们也看到过那种两坡的房子,并不复杂,他们能做,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木匠和泥瓦匠都同意用戈辉的办法盖房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宁远讲明后,宁远带着一名木匠和一名泥瓦匠,还有十几个其它人一起下山采买了。在他们回来之前,先准备其它的建筑材料,现在就能开始动工的,就立即开始动工,毕竟时间不等人呀。
然后是训练场的建设和训练设施的制作,戈辉再次和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由戈辉为他们画图,他们照着做,需要多少人,戈辉会让人安排人帮助他们。训练场地和设施要比建房子简单的多,只要有图纸,几天之内就能完成。而场地的平整工作则需要大量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