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谋划未来
在漫长的归京旅途上,车轮滚滚,马蹄声声,扬起一路尘土。十多天的赶路,九皇子一行人历经风雨,终于,京城那巍峨的城墙遥遥在望。
九皇子原本靠在车厢内闭目养神,心中却一直盘算着回到京城后的种种事宜,尤其是母妃即将面临的天雷洗礼,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随着车驾的前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京城独有的气息,熟悉而又亲切。他猛地睁开双眼,抬手轻轻拉开了车厢的窗帘。
阳光瞬间倾泻而入,洒在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庞上。九皇子望着远方那愈发清晰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历经奔波后的疲惫,更有即将回到熟悉之地的欣慰。他微微张嘴,声音不大却透着懒洋洋的声音:“小桂子。”
原本坐在车辕上,与车夫一同驾驭马车的小桂子,听到九皇子的传唤,立刻机灵地应了一声:“哎,殿下,小桂子在呢!”说着,他利落地从车辕上跳下来,小跑几步来到车厢旁,微微弯腰,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
九皇子目光柔和着,看着小桂子说道:“等会儿进了京城,你可要将官员和百姓寄的信件和包裹,一一送到他们家里。这些东西,可都承载着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呐。”
小桂子用力地点点头,胸脯挺得高高的,一脸认真地说:“殿下放心,小桂子一定办好!这一路收来的信件和包裹,小桂子都保管得好好的,就盼着能快点送到京城,交到各位家人手中呢。”
回想起收集信件和包裹的过程,小桂子的思绪飘回到新都。当时,他在新都的大街小巷穿梭,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百姓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满脸慈爱地将一个包裹递给他,眼中满是思念,说道:“小哥,这是我给在京城的儿子做的布鞋,麻烦你一定帮我送到。”还有一位年轻的书生,郑重地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交给他,嘱托道:“这是我给家中父母的家书,告知他们我在新都一切安好,劳烦你了。”
这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小桂子心中满是温暖,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饱含深情的物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车驾继续前行,离京城越来越近。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清晰可见,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九皇子的仪仗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百姓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猜测着是哪位贵人归来。
终于,车驾缓缓穿过城门。京城的街道依旧繁华,店铺林立,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九皇子坐在车厢内,透过车窗看着熟悉的街景,心中却无暇欣赏。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母妃的身影,担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桂子却顾不上这些,他满心都想着如何尽快完成九皇子交代的任务。一下车,他便马不停蹄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将那些信件和包裹小心翼翼地搬下来,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他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开始仔细地记录下每一个收件人的姓名、住址以及包裹的大致内容,生怕有丝毫差错。
一切准备就绪,小桂子背上一个大大的包袱,里面装满了信件和包裹,手里还提着几个稍大的包裹,踏上了送信之旅。他先来到了一位官员的府邸。这是一座气派的宅院,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小桂子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小桂子,问道:“你是何人?有何事?”
小桂子连忙恭敬地行礼,说道:“管家您好,我是九皇子身边的小桂子,从新都归来,特来给府上送家书。”说着,他从包袱里拿出那封官员寄来的信件,递了过去。
管家一听是九皇子派来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连忙接过信件,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原来是九皇子的人,快请进,快请进!我家老爷一直盼着家书呢。”
小桂子婉拒了管家的邀请,说道:“多谢管家好意,小桂子还有很多信件要送,就不打扰了。请您务必将这封信交给老爷。”说完,他又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就这样,小桂子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穿梭。他不顾路途遥远,不顾烈日炎炎,一家一家地送着信件和包裹。每到一处,他都能看到收件人收到信件和包裹时的惊喜与感动。有的人家中老人看到远方子女的信件,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孩子收到父母寄来的礼物,高兴得欢呼雀跃。
然而,送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寻找一位收件人的住址时,小桂子遇到了难题。按照地址,他来到了一条小巷,可小巷里的房屋破旧不堪,门牌号也模糊不清。小桂子在小巷里来回走了好几趟,询问了不少路人,都没有找到收件人的家。
但小桂子没有放弃,他继续耐心地寻找。终于,在一位好心大爷的帮助下,他找到了那户人家。当他将包裹送到一位年轻母亲手中时,那位母亲激动得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太感谢你了,我还以为这包裹送不到了呢。”
小桂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不用谢,能帮您把包裹送到,我也开心。”说完,他又踏上了下一段路程。
小桂子,依旧在京城的街道上忙碌着。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的脚步虽然有些沉重,但眼神却依旧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送的不仅仅是信件和包裹,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与思念 。
九皇子踏入母妃寝宫,殿内静谧,唯有袅袅檀香萦绕。他的目光急切地搜寻,终于落在那熟悉的身影上。母妃正盘膝而坐,周身似有一层柔和的光晕,仿若与天地相融。
九皇子轻手轻脚地走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母妃的修行。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细细观察母妃的状态。只见母妃面色平静祥和,眼眸轻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的呼吸悠长而平稳,每一次吐纳,都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像是在与自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