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九皇子的修炼之路

在新都的筹备工作步入正轨,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推进之后,九皇子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些许放松的间隙。皇宫内,往日那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书房,如今又恢复了静谧,只偶尔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九皇子再度回归到如往昔般沉浸于知识海洋的状态,试图在那些神秘记忆与古老典籍中探寻更深层次的智慧与真相。

 自新都规划完成后,九皇子便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对神秘记忆的解析之中。这些记忆犹如一座深邃的迷宫,每一次深入探索,都能发现新的线索与奥秘,却也带来更多的困惑与迷茫。九皇子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紧闭双眼,任由那些光怪陆离的画面在脑海中汹涌而过,试图从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然而,这一过程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艰辛且疲惫,每一次从记忆的深渊中挣扎而出,他都感到心力交瘁。

 在劳累不堪之时,九皇子便会从书架上取下那本《地黄经》。几天前,他刚刚读完《人经》,那本书中的智慧与哲理让他受益匪浅,而如今这本《地黄经》,则成为了他在知识苦旅中的新伙伴。九皇子轻轻翻开《地黄经》,古朴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书中的文字犹如灵动的音符,跳跃在他的眼前,引领他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吕少曦听闻九皇子开始研读《地黄经》,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一日,他特意来到九皇子的书房,父子二人相对而坐,吕少曦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吾儿,你能潜心研读《地黄经》,实乃好事。”吕少曦缓缓说道,“你可知,这《地黄经》有一大部分乃是君贤先生所着。其中,《黄经》部分为天神所书,蕴含着天地间的至高奥秘;而《地经》则是君贤先生的心血结晶,后面所记载的感悟以及修炼过程,皆是他亲身经历的写照。若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不解之处,或是心中有疑问,大可去请教君贤先生。他学识渊博,定能为你答疑解惑。”

 九皇子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光芒。“哦,知道了。”他轻轻地说道。从那以后,《地黄经》便成为了九皇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几个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将这本书通读了一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反复咀嚼,力求理解其中的深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越发感到这本书的博大精深,许多地方依然让他困惑不已。于是,他决定再次精读,这一次,他细条慢理,逐字逐句地剖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漫长的研读过程中,九皇子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他跟随书中的文字,领略着天地间的奇妙变化,感受着君贤先生在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心境。时而,他为书中所描绘的宏大景象而惊叹;时而,又为那些晦涩难懂的哲理而陷入沉思。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发生了改变,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比如,在细枝末节的日子里心态一天会变化好几次,遇事开心快乐或者难过悲伤。又或者在大方向,人的一生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九皇子愈发渴望能得到君贤先生的指点。

 终于,在将《地黄经》反复研读多遍之后,九皇子觉得时机已到。他精心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前往君贤先生的居所。君贤先生的居所位于皇宫的一处幽静角落,四周绿树环绕,花香四溢,宛如世外桃源。九皇子来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请进。”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九皇子推开门,只见君贤先生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书籍。他那年轻的面容带着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睿智与祥和,但又有些沧桑感。反差感特别强烈,见九皇子进来,君贤先生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起身相迎。

 “九皇子殿下,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地黄经》之事?”君贤先生笑着问道。

 九皇子恭敬地行礼,说道:“正是。先生,我研读《地黄经》已有数月,虽反复阅读,却仍有诸多不解之处,还望先生能为儿臣解惑。”

 君贤先生微微点头,示意九皇子坐下。“殿下请坐。《地黄经》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智慧非一朝一夕能够领悟。殿下能如此用心研读,实乃难得。”他说道。

 随后,君贤先生拿起桌上的《地黄经》,缓缓翻开。“这《地黄经》,开篇之《黄经》,乃是天神所留,阐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与运行规律,是宇宙间的至理。而《地经》部分,是我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所着,旨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修行之道。”他开始耐心地为九皇子讲解起来,从每一个章节的主旨,到每一句话的含义,再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都一一详细阐述。

 在讲解过程中,君贤先生不时穿插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讲述着自己在修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道的领悟,克服重重难关。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殿下,你看这一段。”君贤先生指着书中的一处文字说道,“此处所讲的‘顺应自然,方能得自在’,并非是让人消极无为,而是要我们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年轻时,也曾对这一点深感困惑,总以为修行便是要与自然对抗,超越自然。然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后,我才渐渐明白,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同时解释了他个人理解的细枝末节,“其实也简单人生有时就像一棵树,根茎是底蕴,细枝末节是生活,春夏秋冬都是细枝末节在抵御。除非发生大变才会影响到根茎,如果人总在意那些细枝末节成长是有限制的,但又如果只在意根茎那么分出去的叉子就容易走歪路,过分的发展的会遮住阳光或者树根破坏房屋的根基就会被砍伐,所以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还有就是人生的一生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的,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就要看自己的内心的需求,“比如九皇子您出宫一趟,看到外面的景象第一个反应就是百姓困苦,而不像某些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嫌弃或者是厌恶然后是远离,其实九皇子您已经知道自己需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了

 九皇子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先生,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何为顺应自然,何为违背自然呢?”他问道。

 君贤先生微微一笑,说道:“这便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如四季更替、昼夜轮回。当我们的行为符合这些规律时,便是顺应自然;反之,则是违背自然。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这便是顺应自然;而若不顾时节,强行种植,往往难以收获理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