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贤的到来

在金碧辉煌却又静谧压抑的御书房内,吕少曦孤身坐在硕大的书桌前,四周书架林立,摆满了各类典籍与机要文书,可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聚焦在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疏之上。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庞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这些日子,吕少曦如同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与错综复杂的建议中艰难跋涉。每一份奏疏都承载着大臣们的心血与期望,也暗藏着各方利益的纠葛与博弈。他逐字逐句地研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轻轻叹息,内心在不断权衡利弊,试图在这重重迷雾中找到新朝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在吕少曦沉浸于思索之中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份关于沿海贸易的奏疏,其中提及的税收问题,如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的思绪。他的眼神陡然一亮,整个人猛地坐直,脑海中如同拨云见日,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细节和线索,此刻如潮水般涌来。

 “原来如此!”吕少曦不禁脱口而出,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懊悔。惊喜的是,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懊悔的是,自己竟然如此之久才察觉这个关乎国本的重大隐患。

 前朝末年,政治腐败,为了满足皇室的奢靡生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税收不断攀升,百姓苦不堪言。新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忙于稳定局势和恢复生产,竟一时疏忽,仍旧沿用了前朝那沉重的税收体系。这无疑是在百姓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沿海地区的商业本就因海上贸易的诸多风险而艰难维系,高额的税收更是让商人们不堪重负,纷纷退缩,导致沿海贸易逐渐萎缩,国家财政收入也随之减少。

 吕少曦深知,税收改革刻不容缓。他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在一旁的空白纸上奋笔疾书,写下自己对于税收改革的初步设想。他计划大幅降低商业税,尤其是沿海贸易的税费,减轻商人的负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简化税收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关卡和繁琐的手续,提高贸易效率。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他还打算设立专门的税收监察机构,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徇私舞弊的行为,让每一分税收都能真正用于国家的建设和百姓的福祉。

 解决了税收问题,吕少曦的思绪又转向了海防。这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沿海地区漫长的海岸线如同一条脆弱的防线,时刻面临着海盗的侵扰和外敌的威胁。虽然大将军在奏疏中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如更新军备、加强训练、增设烽火台等,但吕少曦深知,单纯的防御只是被动挨打,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新的策略。突然,一个大胆而新颖的想法在他心中浮现。既然单纯的防御不是长久之计,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加强海防呢?他想到了那些往来于海上的商船队,这些船队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一定的武装力量,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将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海防力量。

 吕少曦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迅速回到书桌前,继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他计划鼓励商家雇佣水师,由朝廷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技术支持,用于船只的维修和维护。这些水师平时负责保护商船的安全,在海上遇到海盗时,有权进行反击。为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朝廷制定了丰厚的奖励政策:但凡成功灭杀海盗,便可获得功勋,这对于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而所得的财物,皇家分六成,这既能充实国库,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彰显皇家的权威;船队将领分一成,作为对他们指挥作战的奖励;剩下的三成全部分给船队士兵,让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胜利的果实,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海防事业中。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吕少曦还考虑到了诸多细节。他打算在沿海地区设立专门的水师训练基地,由朝廷派遣经验丰富的将领和教官,对商船队的水师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和作战技巧;同时,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加强对海盗行踪的监控和预警,让水师能够及时做出反应,给予海盗沉重的打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吕少曦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内,不断完善税收改革和海防建设的方案。他反复斟酌每一个条款,仔细权衡每一项利弊,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期间,他还多次召见相关大臣,与他们深入探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陛下,这税收改革虽然利国利民,但恐怕会触动一些权贵的利益,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阻力。”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意已决,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哪怕前方荆棘丛生,朕也绝不退缩。朕会亲自出面,说服那些权贵,让他们明白,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跪地,对吕少曦的决心和勇气表示敬佩。

 对于海防建设的方案,大臣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有人建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海盗,维护海上的和平与稳定;有人则提议建立海上巡逻制度,定期对沿海海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吕少曦认真听取每一个建议,将其中合理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方案中。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吕少曦终于完成了税收改革和海防建设的方案。他看着手中这份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智慧的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他知道,这将是新朝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一步,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君臣一心,上下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来人,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朕将宣布重大决策。”吕少曦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

 太监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吕少曦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新朝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

 次日清晨,天色尚蒙着一层薄雾,京城的皇宫已被唤醒。宫墙巍峨,在熹微的晨光中影影绰绰,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庄严的太和殿外,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三两成群地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

 早朝钟声悠悠响起,群臣鱼贯而入,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吕少曦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坚定,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他的面容虽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熠熠光芒,那是对新朝变革的决心与期待。

 “众卿平身。”吕少曦声音洪亮,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今日早朝,沿海诸事依旧是重中之重,诸位爱卿若有新的见解,不妨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