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吕少曦进京(第3页)

 “将军,今天是否继续攻城?”副将张猛策马来到吕少曦身边,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吕少曦微微摇头,目光依旧紧紧盯着京城,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消耗下去,对我们不利。传令下去,停止攻城,改为围城。”

 张猛微微一愣,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但他还是立刻领命:“是,将军!”

 随着吕少曦的命令下达,攻城的号角声戛然而止,士兵们迅速调整阵型,开始执行围城任务。他们在京城四周安营扎寨,设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切断了京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京城内,皇帝得知吕少曦停止攻城改为围城的消息后,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喜悦。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吕少曦必定在谋划着更为致命的一击。

 “诸位爱卿,如今吕少曦围城不攻,我们该如何应对?”皇帝在朝堂上焦急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能给出有效的建议。许久,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陛下,如今我们被围困城中,粮草、水源都成问题。臣以为,我们可派人趁夜突围,向周边的援军求救。”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此计可行。但派谁去突围呢?”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挺身而出:“陛下,臣愿领兵突围!”众人望去,正是之前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苏然。

 皇帝看着苏然,眼中满是赞赏:“好,苏将军,朕就命你带领一千精锐,趁夜突围。务必搬来援军,解京城之围。”

 苏然领命而去,开始挑选精锐士兵,准备趁夜突围。而此时的京城百姓,也感受到了围城带来的巨大压力。城中的粮食供应逐渐紧张,物价飞涨,百姓们生活困苦,人心惶惶。

 在京城的一条小巷中,一位老妇人坐在自家门口,满脸愁容。她的家中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看着饿得哭闹不止的小孙子,她的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这可怎么办啊?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饿死。”老妇人喃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吕少曦在营帐中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围城只是权宜之计,若不能尽快解决京城之困,时间一长,己方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

 “将军,城中的情况似乎越来越糟了。百姓们开始出现恐慌,粮食供应也逐渐短缺。”一位斥候前来汇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少曦微微点头:“继续密切关注城中动向。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巡逻,防止敌军的援军赶来。”

 就在这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吕少曦皱了皱眉头,起身走出营帐。只见一名士兵正押着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人走来。

 “将军,我们在巡逻时发现这个人形迹可疑,便将他带了回来。”士兵说道。

 吕少曦上下打量着年轻人,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在此处鬼鬼祟祟?”

 年轻人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军饶命啊!我叫李天明,是京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城中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我想逃出来,求将军放我一条生路。”

 吕少曦心中一动,他扶起李明,温和地说道:“莫怕,我不会为难你。你且说说,城中如今的情况究竟如何?”

 李明见吕少曦态度和蔼,心中稍安,便将城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吕少曦听完后,心中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来人,好好招待这位李兄弟。”吕少曦对士兵说道,然后转身对副将张猛说道:“张猛,我有一个计划,或许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破京城。”

 张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将军请讲。”

 吕少曦微微一笑,在张猛耳边低语了几句。张猛听完后,连连点头:“妙啊,将军此计,真是妙极了!”

 夜幕降临,京城外一片寂静。苏然带领着一千精锐士兵,悄悄地来到了城门前。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城门,准备趁夜突围。然而,就在他们刚出城不久,突然四周响起了喊杀声。吕少曦的士兵如潮水般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苏然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但他毫不畏惧,挥舞着长剑,大声喊道:“弟兄们,杀出去!”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与吕少曦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而此时,京城内也发生了变故。吕少曦按照之前的计划,派人混入城中,散布谣言,说皇帝已经弃城逃跑,吕少曦的大军即将进城。城中百姓听闻后,顿时陷入了恐慌。他们纷纷涌上街头,要求出城避难。

 城墙上的士兵们见状,连忙上前阻拦。但百姓们已经失去了理智,他们与士兵们发生了冲突。一时间,城中大乱,秩序完全失控。

 皇帝得知城中大乱的消息后,惊恐万分。他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但此时的大臣们也乱了阵脚,根本无法想出有效的办法。

 就在京城陷入混乱之际,吕少曦的大军趁机发动了总攻。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京城,城墙上的士兵们早已无心抵抗,纷纷弃城而逃。

 京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吕少曦骑着战马,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京城。皇帝见大势已去,瘫倒在龙椅上,眼中满是绝望。

 这场持续了多日的战争,终于以吕少曦的胜利而告终。京城被攻破后,吕少曦迅速稳定了局势,安抚百姓,重建秩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他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