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二皇子的帝位之路(第2页)

 “将军,我们终于快要实现天下太平的梦想了!”一位将领来到吕少曦身边,兴奋地说道。

 吕少曦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啊,这一路虽然艰辛,但我们做到了。这是我们全体将士的功劳,更是天下百姓的功劳。”

 在阳光的照耀下,吕少曦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就像一位巨人,肩负着天下苍生的希望,引领着这个国家走向新的辉煌。而他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世代流传,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传奇。

 金乌初升,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落在巍峨庄严的皇宫。太和殿内,雕梁画栋,龙椅之上,新登基不久的皇帝,曾经的二皇子,正襟危坐。

 他身着华丽龙袍,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仿佛在彰显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冠之下,那张年轻的脸庞本应洋溢着君临天下的意气风发,此刻却被焦虑与愤怒扭曲。

 早朝之上,大臣们按品阶依次站立,殿内气氛凝重。一位年迈的大臣,身着绯色朝服,手持笏板,颤颤巍巍地迈出一步,声音带着几分惶恐与无奈:“陛下,大事不好!吕少曦率领的军队一路北上,如今已打下了大半北方土地,所到之处,我军望风披靡,城池接连失守……”

 “砰!”话还未说完,新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噌”地站起身来,双眼圆睁,怒目而视,原本白皙的面庞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宛如一条条扭曲的小蛇。

 “荒谬!朕才登基多久,他吕少曦竟敢如此放肆!”新皇帝咆哮着,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惊得殿内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朕的江山,岂容他这等草寇肆意践踏!诸位爱卿,难道就没有良策应对吗?”新皇帝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群臣,群臣们却纷纷低下头,无人敢与他对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一位宰相模样的大臣赶忙上前,弓着身子,声音中满是惶恐,“吕少曦此人,素有谋略,其军队纪律严明,又得百姓拥护,一时之间,的确难以抗衡。”

 “难以抗衡?”新皇帝怒极反笑,笑声中却充满了寒意,“你们平日里拿着朝廷俸禄,关键时刻却告诉我难以抗衡?朕养你们何用!”

 另一位武将壮着胆子站出来:“陛下,末将愿领兵出征,与吕少曦决一死战!”

 新皇帝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就凭你?之前那些出征的将领,哪个不是信誓旦旦,结果呢?还不是丢城失地,狼狈逃窜!”武将被说得满脸通红,羞愧地退了回去。

 新皇帝在龙椅前烦躁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要将这太和殿的地砖踩碎。“朕绝不允许吕少曦继续嚣张下去,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朕这皇位,还如何坐得安稳!”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这时,一位谋士模样的大臣上前,犹豫着说:“陛下,如今之计,或许可先派人去与吕少曦谈判,拖延时间,同时整顿军备,招募新兵,积蓄力量,再图反击。”

 “谈判?”新皇帝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那逆贼谈判,岂不是示弱于天下?朕不甘心!”

 大臣连忙解释:“陛下,此乃权宜之计。待我军实力恢复,再一举将其歼灭,方为上策。”

 新皇帝沉默片刻,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如今朝廷军队士气低落,确实难以与吕少曦正面抗衡。许久,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罢,就依你所言。不过,这谈判之人,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让吕少曦小瞧了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新皇帝沉重的呼吸声。他望着殿外那看似平静却暗藏波澜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吕少曦,你给朕等着,朕定要让你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多年以前的京城,在那威严庄重、红墙黄瓦的皇宫深处,年幼的二皇子正于御花园的亭台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君贤讲学。彼时,日光透过繁茂枝叶,洒下斑驳光影,与四周的鸟语花香交织,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可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却承载着二皇子对知识的如饥似渴,以及君贤对他的悉心栽培。

 君贤一袭素色长袍,衣袂随风轻扬,周身散发着儒雅的气质。他手持书卷,声音温和却有力,缓缓为二皇子讲述着历史的兴衰、治国的方略。二皇子端坐在石凳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君贤,眼神中满是好奇与专注,时不时提出一些稚嫩却又颇具思考性的问题。

 “先生,上古时期那些王为何失去天下?”二皇子眨着明亮的眼睛问道。

 君贤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赞许:“帝王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重用奸臣,疏远忠良,失了民心,自然失去了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二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话铭记于心。在与君贤相处的日子里,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在君贤的引导下,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君贤逐渐发现,二皇子在军事方面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和兴趣。一次,君贤在讲解兵法时,二皇子听得格外入神,对于各种战术和战略的理解,竟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先生,我觉得这奇袭之法,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是能巧妙利用地形和敌军的弱点,必定能事半功倍。”二皇子兴奋地说道。

 君贤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深知,一个能对兵法有如此深刻理解的孩子,将来在军事上必定大有可为。于是,在与老皇帝交谈时,君贤毫不吝啬地透露了自己的发现。

 “陛下,二皇子天赋异禀,尤其在军事方面,有着极高的悟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我朝的栋梁之才。”君贤恭敬地说道。

 老皇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皇子应以治国理政为首要,军事之事,恐会让他沾染过多戾气。”

 君贤连忙解释:“陛下,如今天下虽安,但边疆仍有忧患。若皇子能深谙军事,不仅能保家卫国,还能更好地理解民生疾苦,对治国理政也大有裨益。”

 老皇帝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既然先生如此看好,那便依先生所言,让他在合适的时候去军中历练一番。”

 时光匆匆,二皇子逐渐长大成人。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按照老皇帝的旨意,他踏入了军营,开始了漫长的历练之旅。

 初入军营,二皇子没有丝毫的架子,他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一同训练,一同吃苦。士兵们一开始对这位皇子心存疑虑,认为他不过是来走个过场。但很快,他们就被二皇子的真诚和努力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