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回天神庙的路途

山巅之上,风云渐息,暖阳穿透稀薄的云层,轻柔地洒在君贤那刚刚历经磨难的身躯上。此刻的他,周身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灵韵,肌肤仿若羊脂玉般温润细腻,原本花白的银丝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风轻舞。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更是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澄澈与智慧,整个人由内而外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仿佛时光倒流,重回青春年少。

 君贤微微仰头,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感受着体内澎湃涌动的力量。历经天雷洗礼,六腑重塑,他不仅修为大增,更仿若获得了新生。此刻,他心中挂念着城镇郊区的学堂和那群求知若渴的弟子,虽已超凡入圣,但育人济世的初心从未更改。

 身形一闪,君贤如同一道流光,朝着山下疾驰而去。一路上,山林仿若被他的气息感染,飞鸟欢快鸣啼,走兽伏地敬畏,花草树木更是摇曳生姿,似在为他的归来欢呼。

 不多时,君贤便回到了位于城镇郊区的学堂。学堂依旧是那几间略显简陋的茅屋,可其中蕴含的知识力量却足以点亮无数人的心灵。弟子们听闻声响,纷纷从屋内涌出,瞬间被眼前仿若脱胎换骨的先生惊得目瞪口呆。

 “先生,您……您这是?”一位年轻弟子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问道。

 君贤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慈爱:“为师此番历经一场造化,幸得蜕变。往后,你们要好好修行《人经》,《人经》是可以通往长生的大道,等你们修行圆满可以去天神庙找师傅了,所以你们可要大步向前了。”

 说罢,他稳步走进学堂,环顾四周熟悉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书案上摆放着尚未讲完的《医术》与《人经》典籍,墙壁上挂着弟子们绘制的人体经络图,虽笔触稚嫩,却满是认真。君贤轻轻抚过这些,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让这知识的火种在世间燎原。

 重新开课,学堂里的气氛比往昔更加热烈。君贤将自己在雷劫中的感悟融入教学,无论是讲解《医术》中的疑难病症,还是剖析《人经》里的处世哲学,都让弟子们如痴如醉。

 “你们看,人体仿若一个小天地,这经络便如同山川河流,气血恰似风云变幻。经过天雷淬炼,为师愈发明白,治病救人亦是顺应自然、调和阴阳之道……”君贤手持书卷,一边踱步,一边讲解,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弟子们聚精会神,手中的笔在竹简上飞速舞动,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要点。为了让弟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君贤还时常现场演示医术。有一回,一位村民突发急症,被抬入学堂。君贤不慌不忙,先是仔细诊断,随后运用体内灵液之力,通过穴位按摩与针灸,配合自制的草药方剂,迅速缓解了病人的症状。弟子们围在一旁,亲眼目睹这神奇的一幕,对医术的理解与敬畏更深了一层。

 在《人经》的教学上,君贤更是言传身教。他常带着弟子们参与城镇的公益事务,照顾孤寡老人、调解邻里纠纷。有一次,镇上两家商户因争抢客源发生争执,甚至险些动手。君贤得知后,带着弟子们赶到现场,他没有疾言厉色,而是心平气和地给双方讲述和气生财、与人为善的道理,引用《人经》中的典故,深入浅出。双方听着听着,脸上渐渐露出羞愧之色,最终握手言和。弟子们在一旁看着,心中对为人处世之道有了真切的体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弟子们在君贤的悉心教导下茁壮成长。其中,有一位年轻弟子,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与悟性。他不仅对《医术》中的药理、病理研究颇深,能精准判断病症、对症下药,在《人经》的践行上更是出类拔萃,心怀悲悯,时常主动帮助他人,深受众人喜爱。

 君贤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知道,传承的希望之光已然在这弟子身上闪耀。一日,授课完毕,君贤将那位弟子单独唤至学堂后的竹林。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若在低语着传承的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