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远远不够啊

在时光的悄然流逝中,又一个十载春秋转瞬即逝。天神庙依旧庄严肃穆地矗立在那青山翠影之间,宛如尘世中的一方净土,承载着修行者们对天道的虔诚追求和无尽向往。

 这一日,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轻柔地洒落在天神庙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微风拂过,庙前的古树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突然,天空中光芒一闪,天神的身影再次降临在这天神庙的上空。

 天神身着一袭洁白无瑕的长袍,衣袂飘飘,散发着神圣而威严的气息。他的面容庄重而沉静,双眸中透射出洞察一切的深邃光芒,仿佛能够看穿世间万物的本质和命运的轨迹。缓缓降落在天神庙的大殿前,天神的目光径直投向了正在庭院中潜心修炼的君贤。

 君贤此时正沉浸在修炼的状态之中,他的身姿挺拔而坚毅,双手舞动着独特的法诀,周围的灵气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牵引,缓缓地向他汇聚而来。然而,尽管他如此专注和努力,却依然未能察觉到天神的降临。

 天神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君贤的一举一动。片刻之后,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微微叹息道:“还远远不够啊……”这一声叹息,如同洪钟大吕般在天地间回荡,瞬间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君贤猛地一震,从修炼的状态中惊醒过来。他抬起头,目光与天神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刹那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和敬畏之情。他连忙收起法诀,整理好衣衫,快步走到天神面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口中说道:“弟子君贤,拜见天神大人。不知天神大人此次降临,有何教诲?”

 天神神色凝重地看着君贤,缓缓开口说道:“君贤,自上次我对你等修行问题加以点拨之后,我以为你懂了,还是差一步啊,一大步啊。你虽有所努力和改进,但如今看来,你的修行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你所达到的境界,与《黄经》所蕴含的真正奥义相比,还相差甚远啊。”

 君贤面露惭色,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弟子深知自己资质愚钝,虽谨遵天神大人的教诲,日夜勤修苦练,摒弃了杂念的侵扰,也不再盲目依赖外物,但在修行上的进展却依旧缓慢。还望天神大人明示,弟子究竟在何处仍存在不足?”

 天神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天际,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和那些高深的修行之道。良久,他才转过头来,看着君贤说道:“你在对《黄经》的理解上,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和功法之上,未能深入探究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和宇宙的运行规律。《黄经》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修炼的法门,更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深刻认知和体悟,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天道的智慧。”

 君贤微微皱眉,心中若有所思。他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对《黄经》的研读和修炼,虽然能够熟练掌握其中的各种功法和技巧,但对于其深层次的含义和哲理,确实尚未有足够深刻的领悟。

 天神似乎看穿了君贤的心思,继续说道:“比如,《黄经》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之境,你可曾真正明白其内涵?这并非仅仅是身体与灵气的融合,更是心灵与天地的契合,是一种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你在修炼过程中,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整个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否能够从万物的生长变化中汲取灵感和力量,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君贤沉思片刻,缓缓摇了摇头,说道:“弟子惭愧,虽然也曾听闻‘天人合一’之说,但在实际修炼中,却未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境界。弟子只是专注于自身的灵气修炼和功法的精进,忽略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与感悟。”

 天神微微点头,说道:“这便是你的不足之处。修行之路,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但同时也需要抬头仰望天空,看清前进的方向。你若只埋头于自身的修炼,而不关注周围的世界,不领悟天地之道,那么你的修行将永远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难以突破现有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