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君贤的困扰
自《黄经》问世后的近百年间,其影响力如同涟漪般在世间缓缓扩散,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尤其是那座静静矗立在云雾缭绕山峰之巅的天神庙,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向往的圣地,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者与求道者纷至沓来,其中甚至包括了统治天下的皇帝陛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天神庙的声名远扬,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黑夜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起初,只是一些听闻了《黄经》传说的修行者,他们早已把人字功法修炼大成了,然而对《黄经》的认知也是一知半解,便怀着对高深功法和精神升华的热切渴望,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步一步地向着天神庙迈进。他们有的来自繁华热闹的城镇,厌倦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渴望在这清幽之地寻得内心的宁静;有的则来自偏远贫困的山村,听闻《黄经》能够改变命运,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未知的旅程,哪怕路途艰辛,也未曾有过丝毫退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的修行者在天神庙中潜心钻研《黄经》,并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带回了家乡。他们的变化显而易见,不仅身体变得更为强健,精神气质也焕然一新,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平和与智慧的气息。这些人的转变犹如鲜活的例证,让更多的人对天神庙和《黄经》充满了向往与好奇。于是,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踏上前往天神庙的道路,形成了一股源源不断的人流。
山脚下的小村落,作为通往天神庙的必经之地,也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这里只是一个贫穷落后、鲜为人知的小村庄,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勉强温饱的生活。村里的房屋大多是破旧简陋的茅草屋,每逢风雨天气,屋内便会漏雨,村民们只能在潮湿寒冷中度过一个个难眠之夜。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泥土路,一到雨季,便变得泥泞不堪,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然而,随着前来天神庙的人日益增多,这个小村庄逐渐热闹起来。起初,一些有眼光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开始在自家门口摆起了小摊,售卖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为过往的行人提供补给。这些小摊虽然简陋,但却满足了人们在长途跋涉后的基本需求,生意也还算红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效仿起来,村庄里的小摊贩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
随着集市的繁荣,一些外来的商人也看中了这里的潜力,纷纷来到村庄投资兴业。他们修建了坚固宽敞的客栈,为那些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客栈内的房间布置得干净整洁,床铺柔软舒适,让疲惫的旅人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餐馆,提供着丰富多样的美食,从当地的特色小吃到各地的风味佳肴,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在交通方面,原本泥泞的小路被拓宽并铺上了平整的石板,方便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一些富有的商人还购置了马车,在山脚下和附近的城镇之间往来穿梭,接送旅客,不仅提高了出行的效率,也进一步促进了村庄与外界的交流与贸易。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民们纷纷拆掉了破旧的茅草屋,盖起了坚固美观的砖瓦房。这些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白墙黑瓦,绿树成荫,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庄里还修建了学堂,让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村庄的未来发展培养了新一代的人才。
在衣着方面,以往村民们只能穿着粗糙简陋的麻衣,如今随着商业的繁荣,各种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布料流入村庄,村民们也能够穿上漂亮舒适的衣服。妇女们学会了纺织和刺绣,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出精美的服饰,不仅满足了自家的需求,还将一些多余的衣物拿到集市上售卖,增加了家庭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