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长风变玄清 初涉尘世入谜案
一道刺目的白光毫无预兆地闪过,李长风只觉眼前骤然一亮,紧接着意识便如坠深渊,陷入一片混沌之中。在这片混沌里,周围的景物仿佛被扭曲的时空拉扯,时而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时而又远在天边,模糊难辨。声音也仿佛失去了正常的传播规律,时而震耳欲聋,如同雷霆在耳边炸响,时而又细若蚊蝇,几乎不可听闻。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再受自己控制,一会儿沉重得如同背负千钧巨石,每挪动一寸都艰难无比,一会儿又轻盈得好似一片羽毛,飘飘忽忽,没有着力点。
就在李长风被这诡异的状态折磨得几近崩溃之时,他猛地打了一个哆嗦,刹那间,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他缓缓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道观之中。
在那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青峰山巅,坐落着这座古朴而宁静的道观——清风观。道观历经岁月的洗礼,红墙青瓦间透着一股庄严与神秘。观中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仿若隔绝尘世的桃源。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微风轻拂,带着山林间独有的清新与草木香气,在道观的每一处角落流淌。
他下意识地低头打量自己,只见身上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布料轻柔,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好似山间流淌的清泉。束发于顶,头戴的道冠样式古朴,那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腰系黑色丝绦,更添几分沉稳。脚下蹬着一双黑色布履,与这道观的古朴氛围相得益彰。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是道观里的玄清。自幼便被师傅慧明道长收留于这道观之中,每日跟随师傅研习道经,修炼道法。他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庞,指尖触碰到的是如刀刻般分明的轮廓,剑眉星目,面容清俊,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出尘气质。当他迈开步子,行走在这道观的石板路上,微风拂过道袍的下摆,更显飘逸之态,仿佛与这青峰山巅的清风、道观的宁静融为一体。
玄清对道家的修行极为刻苦,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在观前的空地上习练剑术,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剑花闪烁如星辰。晨曦洒落在他身上,映出道袍上的暗纹,仿若仙人临世。习剑完毕,他便会静坐在道观的偏殿,诵读《道德经》《南华经》等经典,沉浸于道家深邃的思想世界中。
玄清虽身处道观,却对尘世有着诸多好奇。时常听闻下山采买的师兄们谈及山下世间的繁华与复杂,那些奇闻轶事在他心中种下了渴望探寻的种子。他心中有个疑问,道家教人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可世间却多有不公与乱象,若自己踏入尘世,该如何以所学之道去应对?
这日,清风观来了一位神色匆匆的中年男子。此人衣着华丽,却眉头紧锁,满脸焦虑。他径直走向道观的正殿,向慧明道长行了大礼,诉说自己的困境。男子名叫林福,是山下青岩镇的富商。近日,他家宅中发生了一系列离奇之事,先是家中常有怪异声响传出,似有人在暗中窥探;接着,家中财物莫名失踪,却毫无盗贼入室的痕迹;更为诡异的是,家中的下人接连出现精神恍惚、胡言乱语的症状,仿佛被什么东西附身。林福遍寻郎中诊治,皆无效果,无奈之下,听闻清风观道法高深,特来求助。
慧明道长沉吟片刻,看了看一旁的玄清,说道:“玄清,你虽修行时日尚浅,但道心坚定,此次便随林施主下山,去探寻这怪异之事的缘由,以历练自身。”玄清听闻,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踏入尘世,施展所学;紧张的是自己能否解开这重重谜团,不负师傅所托。
玄清随着林福下了山,来到青岩镇。这青岩镇颇为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玄清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中充满了新奇。然而,林福无心欣赏这市井繁华,一路脚步匆匆,带着玄清来到自家府邸。
林府大门紧闭,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玄清踏入府中,便觉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他眉头微皱,从怀中取出一块八卦玉佩,玉佩微微颤动,发出淡淡的光芒。玄清顺着玉佩指引的方向,在府中四处探寻。他发现,这股阴寒之气主要集中在府邸的后院。
后院中,有一座荒废已久的楼阁。楼阁门窗紧闭,周围杂草丛生,显得格外阴森。玄清正要走近楼阁,突然听到楼阁中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哭声凄惨,令人毛骨悚然。林福在一旁吓得脸色苍白,紧紧拉住玄清的衣袖,说道:“道长,这就是那最怪异的地方,每次一靠近,就有这哭声传出,下人都不敢靠近。”
玄清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轻声安慰林福道:“林施主莫怕,有贫道在此,定保府中安宁。”说罢,他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缓缓走向楼阁。当他靠近楼阁的大门时,一股强大的阻力扑面而来,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进入。玄清加大法力,桃木剑上光芒大盛,猛地推开了楼阁的大门。
门内一片黑暗,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玄清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了墙壁上的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他看到楼阁内布满了蜘蛛网,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桌椅和杂物。玄清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发现墙壁上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似字非字,似画非画,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就在这时,哭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清晰。玄清顺着哭声的方向寻去,发现声音来自楼阁的地下室。地下室的入口被一块沉重的石板盖住,玄清运用法力,将石板移开。一股更加浓烈的阴寒之气从地下室涌出,玄清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小心翼翼地顺着台阶而下,地下室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视线受到极大阻碍。
玄清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边缓缓前行。突然,一个黑影从他眼前一闪而过,速度极快,玄清只来得及瞥见一个模糊的轮廓。他心中一凛,急忙挥动桃木剑,口中吟诵道:“天地无极,乾坤借法!”桃木剑发出一道金光,驱散了周围的雾气。在金光的照耀下,玄清看到地下室的角落里蜷缩着一个身影。
玄清慢慢走近,发现竟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女子头发凌乱,遮住了大半张脸,身体不停地颤抖着。玄清轻声问道:“姑娘,你为何在此?这府中的怪异之事与你有关吗?”女子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如雪的脸,双眼空洞无神,嘴唇颤抖着说道:“冤……冤啊……”说完,便昏死过去。
玄清急忙将女子扶起,探了探她的脉搏,发现女子气息微弱,但并无生命危险。他将女子背出地下室,安置在林府的客房中。林福得知玄清在地下室发现了女子,也赶了过来。玄清询问林福,是否认识此女子,林福看着女子,一脸茫然,称从未见过。
待女子苏醒后,玄清再次询问她的来历。女子泪流满面,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女子名叫柳依依,本是青岩镇一户普通人家的女儿。几年前,她的父亲因生意上的纠纷,得罪了镇上的恶霸张豹。张豹怀恨在心,设计陷害她的父亲,致使她的父亲含冤入狱,不久后便死在了狱中。母亲经受不住打击,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柳依依孤苦无依,四处流浪。
一日,柳依依路过林府,看到林府家丁欺负一个小孩,她上前阻拦。家丁恼羞成怒,欲对她动手,恰好被林福的长子林羽看到。林羽为人善良,喝止了家丁,并收留了柳依依,让她在府中做丫鬟。柳依依对林羽心生感激,渐渐爱上了林羽。然而,林福却嫌弃柳依依出身低微,不同意他们在一起。林羽为了能与柳依依长相厮守,偷偷在府中后院的楼阁里与柳依依幽会。
不久前,林羽突然失踪,柳依依四处寻找无果。她怀疑林羽的失踪与林福有关,便偷偷在府中探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发现了地下室的入口,进入地下室后,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困在了里面,还被下了咒术,导致精神恍惚,时常发出哭声。
玄清听完柳依依的讲述,心中对她的遭遇充满同情,同时也对林府的怪异之事有了新的推测。他觉得林羽的失踪可能是解开这一系列谜团的关键,于是决定在林府展开进一步的调查,探寻林羽失踪的真相。
玄清开始在林府上下仔细搜寻关于林羽失踪的线索。他先询问了府中的家丁和丫鬟,然而众人皆称不知林羽的去向,只说那日林羽独自出门后,便再也没有回来。玄清又来到林羽的房间,房间内布置得简洁雅致,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书桌上还摆放着一幅未完成的字画。玄清在房间中仔细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书桌的抽屉里,玄清发现了一封书信。书信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大致内容。信是林羽写给柳依依的,信中表达了他对柳依依的思念之情,同时还提到他发现了父亲林福的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可能会给林家带来巨大的麻烦,他打算去调查清楚,让柳依依不要担心。玄清心中一动,林福究竟有什么秘密,会让林羽如此担忧,甚至为此失踪?
玄清拿着书信去询问林福,林福看到书信后,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支支吾吾地说:“这……这孩子一向喜欢胡思乱想,说不定是看错了。我也不知道信里写的到底是什么。”玄清看着林福闪烁的眼神,心中明白他肯定有所隐瞒。但林福不愿多说,玄清也不好强求,只能另寻线索。
与此同时,府中又出现了新的怪异情况。夜晚,有下人看到林羽的房间中透出诡异的光芒,仿佛有人在里面活动。玄清得知后,立刻赶到林羽的房间。当他推开门时,房间内一切如常,并无异常之处。但玄清敏锐地察觉到,房间中残留着一股淡淡的阴气,这股阴气与之前在楼阁地下室中感受到的十分相似。
玄清陷入了沉思,林羽的失踪、柳依依的遭遇、府中的怪异现象以及林福的隐瞒,这一切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头绪。他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复杂的迷局之中,想要解开这个迷局,必须找到更多的线索,从错综复杂的表象中找到事情的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当玄清在林府苦寻线索之际,林府来了一位神秘的访客。此人身材高大,身着黑色长袍,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让人看不清他的容貌。神秘人径直来到林福的书房,与林福密谈了许久。玄清察觉到了此人的异样,悄悄施展隐身术,来到书房外偷听他们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