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清穿五公主叛逆后震惊皇阿哥30(第2页)

 葡萄牙强大的海军力量带给了胤礽等人深深地震撼!

 同样,葡萄牙通过殖民掠夺获取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行径,也令他们心生忌惮,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大清,告诉康熙,一个澳门绝对满足不了野心勃勃的葡萄牙。

 然而,等他们到达英国时,更是被这里发达的经济体系、政治架构、商业组织以及工业等所震撼,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胤礽等人强压着内心的波澜,跟随英国官员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

 他们亲自操作天文望远镜,见到头顶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天上的繁星。

 最让胤礽印象深刻的是,英国拥有国家出力建设的学校,小学、中学和大学,甚至那些皇家学院,普通平民都可以进入学习。

 当他亲眼见到曾经与皇阿玛有过书信往来的牛顿本人,从他口中得知,他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他便是在金格斯皇家中学结业,于剑桥大学深造。

 胤礽神色淡然,然而,牛顿的话却让他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波动。

 这里的上层不仅没有限制平民学习新鲜事物,反而极力鼓励研究,那一座座博物馆、研究院以及公共图书馆,让使团众人心生惊讶。

 此外,胤礽他们还受邀请共同见证了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见识的越多,他们才知道,原来商贾并非贫贱,英国如今这般繁华离不开这些商贾们。

 时安看的越多,心里越发厌恶康熙的所作所为。

 英国这些国家在大力发展工业,鼓励百姓多多研究。

 而康熙在做什么?

 他明明料到了西洋这些国家未来会对中国构成危险,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开放海禁几十年,便又颁布南洋海禁政策,让"片帆不得入海",只是因为他害怕百姓接触到新事物,不受他的统治。

 “愚民”“弱民”“疲民”的帝王之术,他运用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颁布海禁政策,欺骗百姓,压制火器,无非是不想让百姓拥有强大的武器,与大清八旗抗衡,对八旗子弟阿谀奉承,重用旗兵,是为了‘辱民’,让卑微的汉民们自惭形秽,不敢心生叛逆。

 大清的这些皇帝,无时无刻不在忌惮中原汉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先进文化和技术,他们目的只有一个,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让下面这些汉民们臣服自己。

 时安那个世界的人,很少有人喜欢大清这个朝代,很多人都很是厌恶大清,更是有‘满清误国三百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