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星枢议会(第3页)
“快进去!”一位奥塔族战士用声波传递信息,声音中带着急切,“我们只能撑三分钟!”
夏安冲进核心舱,巨大的共生棱镜核心矗立在中央,无数光带在晶体中流淌,像是生命的脉络。她将钥匙插入核心,吊坠的光芒与棱镜共鸣,整个舱室被金色光芒淹没。在光芒中,她看到了更多的记忆——织光者们站在星枢,用光能编织成巨大的网,将蚀影封印在暗物质领域;某个黑袍人背叛,用暗物质匕首刺穿了织光者领袖的心脏,那匕首上的徽记,与叶盛泽手环上的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夏安低声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次,不会再让背叛发生。”
按照惯例,每周报社出版的报纸都会精心挑选一份,张贴在单位楼下那个宽敞明亮的玻璃橱窗里。那玻璃橱窗就像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的展示台,路过的读者可以在这里驻足浏览,探寻新闻的世界。
在2024年11月1日的中午,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我完成了去邮局寄样报的任务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报社。当我快要走进报社门口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几个模样青春洋溢、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正站在玻璃橱窗前。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好奇,不时交头接耳,还一边用手指着橱窗里的报纸。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悄悄地走上前去。凑近一看,原来他们关注的是当日副刊头条刊发的蓝野针的文章——《关闭生活的“倍速键”(外一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眼神中透着求知欲的年轻人满脸疑惑地问道:“眼睛看不到,怎么写作呢?这简直难以想象。”旁边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则满脸敬佩地说:“读了她的文章,我完全被她的勇气和毅力深深折服了。在黑暗中还能写出这么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字,她太了不起了。”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蓝野针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对她背后的故事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其实,在2023年12月,一篇名为《一个人的盲人英雄》的文章在微信上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层层涟漪,广泛传播开来,她的名字也正是从那时起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而我第一次与她面对面接触,仅仅是上个月的事情。
蓝野针是一位盲人女作家,她来自壮族,是河池市凤山县乔音乡人。她原本的名字叫蓝敏妮,蓝野针是她为自己取的笔名,这个笔名仿佛蕴含着一种坚韧和诗意。在她31岁那年,命运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眼底病变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光明,从此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到现在,她已经在黑暗中孤独地走过了六个年头。
然而,写作就像一束穿透黑暗的光,让她慢慢看见了世界的另一种模样。如今,她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自称是“一个在黑暗中靠写作发现自己光芒的写作者”。
那天,我们一行人为了采访她,来到了一栋廉租房前。当我们轻轻敲响房门时,不一会儿,门便被熟练地打开了。站在门口的她,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意,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们心中的些许拘谨。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入房间,房间里布置得简单而温馨,虽然没有明亮的光线,但处处都透露着一种生活的气息。
她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脸上始终挂着乐观的笑容,这远比我想象中的她要更加乐观、自信和坚强。在交谈的过程中,她跟我们分享了许多故事。她娓娓道来在失明的艰难情况下是如何毅然选择写作这条路的,那背后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她也谈到了那些在她生命中给予她温暖和支持的人,那些人就像黑暗中的星星,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她还充满憧憬地跟我们讲述了自己今后的创作计划,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期待,来静静聆听她讲述自己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吧。“想闯出一条路来”,回忆起最初踏上写作之路的时光,她感慨地说:“我当时其实就是乱闯的。”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她凭借着内心的那股倔强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步一步地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