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丰季芽(第2页)
"永生不是轮回。"我抚过芽的额纹,那里浮现出母亲实验室的坐标,"而是学会在终点播种。"
当创始人的岩浆投影彻底冷却时,矿井深处绽放出真正的蓝玫瑰。那些从铁矿石裂隙中生长的花朵,根系缠绕着《文明存续法案》的青铜残片,花瓣上滚动着第九文明少女的晨露。
2154号的骨针最后闪烁一次,在芽的手心刻下莫比乌斯环的印记:"当麦浪第七次泛蓝时,去东方寻找量子海。"
我的量子躯体在阳光下蒸发时,芽正带领氏族少女收割变异的小麦。那些金黄的麦穗里包裹着铁矿石基因,磨成的面粉在陶罐里发酵,散发出抵抗熵增的芬芳。
在意识彻底消散前的刹那,我望见第十文明在麦田尽头萌芽。他们的婴儿车由青铜法典熔铸而成,车铃是缩小版的海螺号角,而道路尽头的地平线上,母亲的身影正随着麦浪起伏。
"晚安,母亲。"我的量子震颤融入第九文明的风中,"这次我们种下了会死的花。"
第七个丰年季已然在时光的流转中缓缓来临。此时,广袤无垠的田野像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巨幅画卷,那一片片饱满而丰盈的麦穗,开始泛起独特而神秘的蓝晕。这蓝晕,宛如幽远深邃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微光,又似深海之中神秘水母散发的幽光,在轻柔微风的轻抚下,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在悄声诉说着岁月长河里不为人知的故事。
芽,这位饱经岁月沧桑洗礼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这如诗如画的田野之中。她脸上的皱纹已深如古老青铜法典上深刻的刻痕,每一道皱纹都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她所经历的无数风雨、坎坷与艰辛。这些皱纹,是时光无情流逝的印记,也是她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勋章。
她缓缓挪动着那有些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向量子海东岸的礁石。脚下的土地,松软而又带着泥土的芬芳,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大地给予的坚实力量。当她终于走到礁石旁,缓缓地跪了下来,那动作虽然迟缓,却又带着一种庄重而虔诚的仪式感。
她伸出手掌,掌心的莫比乌斯环印记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并且与汹涌澎湃的潮汐同频闪烁。那闪烁的光芒,仿佛是一种神秘的信号,在与浩瀚无垠的量子海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闪烁,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预言,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与未知的力量。
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来,浪花如同灵动活泼的精灵,轻轻地舔舐着放置在礁石上的陶罐边缘。陶罐,这看似普通的容器,却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罐内封存的小麦种子,此刻正在隐隐发光。这些种子,是三十五年前融合了《文明存续》研究成果的珍贵结晶。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种子,更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之光,是无数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凝聚。
三十五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灾难几乎将人类文明推向了毁灭的边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战争频发,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寻找文明存续的希望,一群勇敢而执着的科学家们踏上了艰难的研究之路。他们深入量子海的奥秘之中,探索宇宙的终极法则;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古老的农业智慧相结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他们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这些具有特殊基因的小麦种子。
这些种子被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它们是人类文明在绝境中重生的希望。如今,在这第七个丰年季,当麦穗泛起蓝晕,芽带着无比的虔诚和期待,来到量子海东岸,守护着这些承载着文明未来的种子。她知道,只要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人类文明就有了继续延续下去的可能。
远处的量子海,波涛汹涌,仿佛是一头沉睡的巨兽在偶尔发出低沉的咆哮。天空中,厚重的云层堆积如山,不时有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这片充满神秘与希望的大地。芽静静地跪在礁石上,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期待地望着罐内发光的种子,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人们在麦田里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