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 集:真相初现

第一章:意外之获

 林羽坐在清风镇那间简陋的客栈房间里,桌上的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满是疲惫却又难掩兴奋的脸庞。对面,那位神秘的老者正缓缓讲述着往昔的故事,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着林羽的心。

 “当年啊,我身为宫廷画师,有幸能时常目睹那《清明上河图》的真容,可也正因如此,才见识到了围绕它展开的诸多纷争。”老者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林羽身子前倾,急切地问道:“那到底是什么纷争?这图又藏着怎样关乎北宋王朝的秘密呀?”

 老者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图可不单单是一幅描绘市井繁华的画作,它的每一处细节,那街头的店铺、往来的行人、河上的船只,都暗喻着当时朝堂之上的势力分布、经济命脉的走向以及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啊。”

 林羽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幅自己一直痴迷研究的画作,背后竟有着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

 “比如,那画中看似普通的几家大商号,实则背后有着朝中不同党派的支持,他们通过这些商号操控着市场物价,谋取私利。而河上船只的繁忙程度,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的情况,可这其中又牵扯到不少官员的贪污受贿之举。”老者一边回忆,一边细细讲述着。

 林羽赶忙拿出纸笔,将老者的话一一记录下来,他知道,这些线索太重要了,或许就是揭开那重大秘密的关键所在。待老者说完,林羽起身,恭敬地向老者行了一礼:“多谢前辈告知这些,晚辈定要深入调查,将这背后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老者看着林羽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说道:“孩子,你可要小心啊,这秘密牵扯甚广,一旦触及,怕是会引来诸多危险。”

 林羽谢过老者的提醒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思路,计划着下一步的调查行动。

 第二章:初入书阁

 林羽打听到清风镇有一座古老的书阁,里面收藏着不少前朝的典籍和民间杂记,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历史文献。

 第二天清晨,他便早早来到了书阁前。那书阁是一座两层的木质建筑,飞檐斗拱,透着古朴的气息,只是看上去有些年久失修,大门上的朱漆都斑驳脱落了。

 林羽轻轻推开门,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有些昏暗,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坐在角落的书桌旁,戴着老花镜,在翻看着一本古籍。

 “晚辈林羽,特来此查阅些资料,不知可否方便?”林羽礼貌地向那老者询问道。

 老书阁管理员抬头打量了一下林羽,缓缓说道:“年轻人,这书阁里的书可都是珍贵之物,你且小心翻阅,莫要损坏了。”

 林羽连连点头,便开始在书架间穿梭寻找起来。他先是查找有关北宋宫廷绘画的记载,希望能找到当时《清明上河图》创作背景的更多描述。一本本古籍被他从书架上取下,又仔细翻阅,不少书页都已经泛黄脆弱,林羽翻页时都是小心翼翼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角落里,他找到了一本民间文人记录的杂记,里面提到了《清明上河图》在当时引起的一些争议,说是有官员认为此图描绘的市井太过真实,有揭露朝廷阴暗面之嫌,曾想将其销毁,却又因诸多阻力未能成行。

 林羽如获至宝,继续埋头寻找,又陆续发现了几本提及北宋经济贸易情况的书籍,其中记载了当时汴河沿岸商业活动与朝中势力勾结的一些蛛丝马迹,而这些似乎都能和《清明上河图》里的画面相互印证。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林羽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书阁里已经待了一整天,他抱着找到的几本珍贵书籍,向老管理员道谢后,匆匆赶回客栈,准备回去细细研读这些资料。

 第三章:线索串联

 回到客栈,林羽点上油灯,将从书阁带回来的书籍摊开在桌上,开始逐字逐句地分析起来。

 他先把那本民间杂记里关于《清明上河图》差点被销毁的记载做了重点标注,心中思索着,看来当时朝堂上确实有人意识到了这幅画所蕴含的“危险”,不想让它流传于世。

 接着,他又翻看那些关于经济贸易的书籍,发现书中提到的汴河上一些商船的所属势力,和《清明上河图》中画着的几家大商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有个叫“盛昌号”的商船,背后的东家正是朝中一位权臣,而在画中,“盛昌号”的店铺位置十分显眼,且往来生意颇为红火,可据书中记载,这个“盛昌号”曾多次参与哄抬物价、垄断市场的勾当。

 林羽拿出一张纸,开始将这些线索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尝试着用线条将它们串联起来。随着他的梳理,一个惊人的轮廓渐渐浮现出来。

 原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或许本意就是想通过这幅画,隐晦地展现当时北宋王朝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上的腐败、政治上的党派纷争以及文化领域里的一些禁锢。而这幅画之所以多次失踪又重现,正是因为不同势力都想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想销毁它以掩盖真相,有的则想据为己有,从中谋取更多利益,或是以此来制衡对手。

 林羽看着纸上逐渐清晰的脉络,心中既兴奋又沉重,他知道自己离那个重大秘密越来越近了,可同时也明白,接下来的调查必然会更加艰难,毕竟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绝不会允许这个秘密被轻易揭开。

 第四章:拜访故交

 林羽想到清风镇外住着一位曾经在京城颇有名望的老学究,听闻他对北宋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而且还与当年宫廷中的一些人物有过交集,说不定他能知晓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