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 集:真相初现(第3页)
通过请教纺织考古方面的专家,得知这些针法和花纹可能来自于遥远的西域地区,在北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西域的纺织技术和审美观念传入中原,然后在汴京这样的繁华都市里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后呈现在了人们的服饰上,而《清明上河图》恰好记录下了这一精彩的文化交融瞬间。
日子一天天过去,考古团队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在一处海底沉船遗址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带有北宋风格的瓷器、钱币,同时也找到了一些具有“伽蓝岛”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雕刻着独特图腾的木雕、贝壳饰品等。这无疑证明了北宋与“伽蓝岛”之间确实存在着海上贸易往来,也进一步证实了《清明上河图》所隐藏的秘密远不止之前所发现的那些。
李逸飞和林婉儿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学术界的同仁们,大家再次被这幅神奇的画卷所震撼。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清明上河图》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将历史、艺术、考古、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试图拼凑出北宋时期那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又暗流涌动的世界全貌。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部分学者认为他们对密码符号的解读可能存在过度解读的情况,毕竟这些符号只是隐晦地存在于画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当时就是出于那样的目的而绘制。还有人对从画中推断出的一些对外交流细节提出了疑问,觉得仅凭一些图案、服饰特点等就下结论有些牵强。
面对这些质疑,李逸飞和林婉儿并没有生气或者退缩,他们知道,学术研究本就是在不断的争论和验证中前进的。他们开始重新梳理自己的研究思路,寻找更多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他们再次深入到北宋时期的史料中,查找那些被遗漏或者未被重视的文献记载,同时也与考古团队更加紧密地合作,希望从更多的实物发现中找到能够印证《清明上河图》秘密的关键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个新的疑问都可能引领他们走向更深层次的真相。而《清明上河图》就像一座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不断地向他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神秘与魅力,等待着他们去继续书写关于它的传奇故事,为后人揭开更多北宋时期的历史面纱,让那段尘封的岁月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尽管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争议出现,但李逸飞和林婉儿眼中的光芒从未熄灭,他们坚信,只要秉持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总会在这漫漫的研究之路上有更多惊人的发现,让世人对《清明上河图》以及北宋那段历史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知。
他们在那间小小的研究室里,继续埋头于书卷、画卷之中,外面的世界四季更迭,而他们的心思全沉浸在这跨越千年的历史谜题里,仿佛与那个繁华的北宋汴京建立起了一种无形的联系,只待他们一点点去解开更多的秘密,续写这幅古老画卷背后的宏伟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