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 集:新的线索
在那间弥漫着古朴气息的书房中,李逸飞、林婉儿以及他们那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心中都怀揣着对《清明上河图》背后秘密的强烈好奇与探寻渴望。那古卷边缘的奇怪符号,就像是一把把小巧却又神秘的钥匙,似乎能开启那扇通往未知历史真相的大门。
李逸飞的眉头依旧紧锁着,他深知这线索虽看似有了方向,但要真正顺着它摸出个所以然来,必定是困难重重。“这走访各地的学者、收藏家等人,范围可不小啊,不过只要有一丝希望,咱们都不能放过。”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目光在屋内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林婉儿则轻轻翻开一本记录着之前对古卷研究情况的册子,纤细的手指指着那些奇怪符号的临摹图,说道:“这些符号的形态各异,有的像某种动物的简笔,有的又似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若真与北宋时期的密码符号有关,那其中蕴含的信息说不定关乎着当时的重大事件呢。”
众人各自领了任务后,便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了。李逸飞选择的路线,便是去往那座古老城镇。城镇的街道由青石板铺就,岁月在石板上留下了坑洼不平的痕迹,街边的房屋也尽显古朴,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当李逸飞找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时,老者正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晒着暖融融的阳光,闭着眼睛,似在回味着漫长人生里的点滴。听闻李逸飞的来意后,老者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讶,而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周围安静极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李逸飞紧张又期待地看着老者,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他的思绪。终于,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用那略显沙哑却依旧透着几分沧桑韵味的声音说道:“我曾听闻,在北宋时期,有一种特殊的密码符号,用于传递一些机密信息。你们所说的这些符号,或许与那种密码有关。”
李逸飞顿时心跳加速,感觉离真相仿佛近了一步,他赶忙凑近老者,急切地问道:“老先生,那关于这种密码,您还知道些什么呀?比如它是由哪些人使用,又具体有着怎样的构成规则之类的呢?”
老者却无奈地摇了摇头,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摆了摆,“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传说了,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我也是年轻时候听老一辈人偶然提及的,只记得个大概。不过,在城镇的西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据说那里保存着一些关于北宋时期的古籍,或许你们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李逸飞虽然有些失望没能从老者这儿得到更详尽的信息,但这寺庙的线索无疑又给他燃起了新的希望之火。他赶忙向老者道了谢,便朝着城镇西边快步走去。
西边的那座寺庙,远远望去,红墙青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寺庙的大门敞开着,门上的朱漆已然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一种古朴的威严。李逸飞踏入寺庙,里面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僧人们来来往往,各自做着自己的功课。
李逸飞四处打听,找到了寺庙的主持。那主持是一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祥和与睿智的僧人,听闻李逸飞是为了寻找北宋古籍而来,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说道:“施主,本寺确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古籍,不过大多都存放于藏经阁中,那是本寺的重地,平日里鲜少有人涉足,不知施主可有什么缘由,非要探究那些古籍呢?”
李逸飞赶忙将《清明上河图》以及那奇怪符号的事简单说了一下,主持听后,微微点头,似乎也对这神秘之事起了几分兴趣,“既是关乎历史谜团之事,那贫僧便带施主去藏经阁看看吧,只是还望施主小心翻阅,莫要损坏了那些古籍。”
李逸飞跟着主持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了藏经阁前。藏经阁是一座两层的木质楼阁,飞檐斗拱,古色古香。踏入阁中,一股陈旧纸张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味扑面而来。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有的书册封面已经破损,有的纸张都泛黄发脆了。
李逸飞小心翼翼地从书架的一端开始查找,一本本古籍在他手中翻过,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上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北宋密码符号相关的字眼。时间在这安静的查找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太阳都开始西斜了,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阁内,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就在李逸飞感觉有些疲惫,眼睛都开始酸涩的时候,他翻开了一本看上去颇为厚重的古籍,刚看了几页,就发现里面提到了一些隐晦的关于特殊符号的记载。“找到了!”他忍不住轻声惊呼,赶忙仔细阅读起来。
那古籍上记载着,北宋时期,朝廷为了传递一些涉及军事、外交等机密事宜的消息,确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密码符号体系。这些符号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线条以及特定的标记组合而成,不同的排列方式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而且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知晓解读之法的人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这《清明上河图》上的符号很有可能就是这种密码符号啊。”李逸飞喃喃自语道,心中既兴奋又觉得责任重大,毕竟这背后牵扯的秘密或许远超想象。
他不敢耽搁,赶忙将这本古籍小心地收好,准备回去和林婉儿以及其他伙伴们分享这个重大发现。而此时,林婉儿那边,也在另一座城市里,拜访着一位颇有名望的收藏家。
林婉儿踏入收藏家那摆满了各种珍贵古玩字画的宅邸时,心中满是期待。这位收藏家据说对古代文化有着极为深入的钻研,说不定能从他这儿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收藏家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听闻林婉儿的来意后,先是带着她参观了自己收藏的一些与北宋相关的珍品,一边介绍着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一边思考着关于《清明上河图》符号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