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 集:阴谋渐近(第2页)

 这些人躲在街角的暗处,或是扮作街边的小贩,眼睛却一刻不停地盯着张择端家的大门。他们留意着每天进出的人,记录着张择端外出的时间和归来的时辰,甚至试图摸清那幅《清明上河图》被藏在了家中的什么位置,只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便潜入进去偷走那幅珍贵的画作。

 张择端毕竟也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很快便察觉到了周围的异样。他发现自家附近总有一些看似眼熟却又透着古怪的面孔,有时候出门,总感觉有几道目光如芒在背。他心中警铃大作,意识到那富商定是还打着偷图的主意。

 为了守护好《清明上河图》,张择端赶忙加强了家中的守卫。他请了几个平日里可靠的家丁,让他们日夜轮流守在院子的各个角落,还加固了门窗,设置了一些简易的机关,只要有人试图强行闯入,便会触发声响,引起家人的警觉。

 可即便做了这些防范措施,张择端心中依然充满了担忧。他知道,那富商既然已经使出了这般下作的手段,就不会轻易罢休,肯定还会想出更多阴损的招数来对付自己。而自己现在就像是在黑暗中独自抵御着狂风暴雨的孤舟,随时都可能被那汹涌的恶意给吞没,必须得想办法应对这场危机才行。

 在这艰难的时刻,张择端平日里的为人和善、才华横溢开始发挥作用了,他的一些好友纷纷站了出来,坚定地支持他。这些好友皆是被他的人品和画技所折服,深知他绝不是那种会抄袭他人作品的人。

 其中一位好友名叫李逸,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雅士。他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儒雅,平日里最爱与张择端探讨诗词书画,对张择端的才华和人品那是打心底里钦佩不已。得知好友遭遇这般不公的污蔑后,李逸心急如焚,当即放下了手头的书卷,开始四处奔走,为张择端辟谣。

 李逸先是找到了自己在文坛中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将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还拿出了自己曾经亲眼目睹张择端作画时的一些记录,恳请前辈们帮忙主持公道。那些前辈们听后,也觉得此事蹊跷,答应会帮忙留意,若有机会,定会为张择端正名。

 而后,李逸又穿梭在京城的各个文人聚会场所,只要听到有人在谈论张择端的谣言,他便会挺身而出,据理力争。

 有一回,在一个颇为热闹的诗会上,众人正喝着酒,谈论着近来的趣事,不知是谁又提起了张择端抄袭画作的传闻,顿时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李逸正巧也在这场合,他皱起眉头,站起身来,拱手向众人行了一礼,朗声道:“诸位,我李逸今日在此,不得不为我那好友张择端说几句公道话。我与张兄相识已久,深知他的为人和作画时的刻苦勤勉。《清明上河图》乃是他耗费数年心血,走遍京城大街小巷,观察无数百姓生活点滴后创作而成的,何来抄袭一说?那些谣言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中伤罢了,还望诸位莫要轻信啊。”

 众人一听,有的点头表示认可,觉得李逸说得有理,可也有的不以为然,觉得李逸不过是在偏袒好友。见众人反应不一,李逸心中暗暗着急,知道光靠自己这般口头辩驳,效果终究有限。

 回到家中后,李逸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赶忙跑到张择端家中,见到张择端后,来不及寒暄,便急切地说道:“张兄,我思来想去,觉得要想彻底打破这些谣言,唯有将《清明上河图》公开展出,让众人亲眼目睹这幅图的精妙之处,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匠心,如此一来,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张择端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细细思量一番,觉得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毕竟,这幅图就是自己最有力的证明,只要让大家亲眼看到它的魅力,那些污蔑的话语定会像泡沫一般,一戳就破。

 “李兄此计甚好,只是这展览之事,还需从长计议,要选个合适的地方,也要做好安保措施,以防那富商再从中作梗啊。”张择端微微皱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