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 集:线索探寻

张择端与老友李逸围坐在桌前,那枚神秘的玉佩就静静放置在桌上,仿佛带着无尽的谜团,散发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气息。李逸手捻胡须,目光始终未从玉佩上移开,刚刚说出这玉佩上的符号与图案像是古老文字却又从未见过的话语后,屋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唯有张择端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彰显着他内心的焦急。

 “那你觉得这与《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关系呢?”张择端忍不住再次追问道,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玉佩怎么就可能和自己耗费诸多心力创作的那幅传世画作有了关联,可心底又隐隐觉得,其中定藏着什么玄机。

 李逸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后缓缓说道:“我曾听闻,《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或许这些细节与玉佩上的符号有关。我们不妨仔细研究一下这幅画。”张择端听闻,觉得这话颇有几分道理,当下便起身,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取出了那幅《清明上河图》,将其在桌上缓缓展开。

 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落在画卷上,仿佛给那原本就活灵活现的画面更添了几分灵动。两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画上,开始一寸一寸仔细地查看起来。

 他们先是看到了画中那个卖烧饼的小贩,平日里走过路过可能都不会太过留意的人物,此刻却好似有着别样的意义。那小贩的摊位上摆着的烧饼数量和形状都与玉佩上的一些符号惊人地相似,张择端不禁瞪大了双眼,指着那处对李逸说道:“你看,这烧饼竟如此奇特,我当初作画时倒没怎么在意,如今看来,怕不是巧合啊。”

 李逸也是一脸凝重地点点头,顺着画面继续看去,又瞧见了一个在河边钓鱼的老者。那老者的鱼竿和鱼线的走向也与玉佩上的图案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呼应。

 “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张择端心中满是疑惑,挠了挠头,实在觉得这太过不可思议了。

 李逸却果断地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并非如此。这《清明上河图》乃是你精心之作,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你的心血和智慧。或许,你在创作之时,就已经将一些秘密隐藏在了其中。”

 张择端听后,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往昔创作时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那些曾经一闪而过的奇怪灵感和想法,在当时只当是一时的奇思妙想,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可如今结合着玉佩来看,难道那些就是隐藏在画中的秘密?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眉头也越皱越紧。

 “看来,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那些当初没在意的想法了。”张择端喃喃自语道。

 不过,仅凭他们两人对着画研究,似乎也很难再有更多的进展了。为了进一步探寻线索,张择端和李逸一番商议后,决定去拜访一位曾经在宫中任职的老臣。这位老臣历经宫廷诸多风云变幻,对北宋的历史和宫廷秘闻那可是了如指掌,说不定他能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见识和知晓的过往,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