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 集:图中谜团的探索

张择端自从完成《清明上河图》后,名声大噪,但他心中却始终有一团未解的迷雾。这日,他独自在书房中,再次展开那幅画卷,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图中的每一处细节。

 画卷上的人物、建筑、桥梁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然而有些地方却始终让张择端觉得诡异。比如,那座虹桥下的阴影处,似乎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窥视;还有那艘看似普通的货船,船身上的纹路却隐隐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张择端决定深入调查这些谜团。他首先找到了当年在汴河岸边见过的一位老船夫。老船夫听闻张择端的疑问后,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先生,那虹桥下的阴影处,我曾听闻有人在夜里看到过奇怪的光芒闪烁,但具体是什么,却无人知晓。至于那艘货船,我记得有一次它经过时,船上的人都神色慌张,似乎在躲避着什么。”

 张择端心中的疑惑更甚,他开始四处走访,询问那些曾经出现在图中的人物。然而,大多数人都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仿佛在隐瞒着什么。这让张择端越发觉得,《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市井探寻无果

 张择端沿着汴河岸边,一家家店铺问过去。他走进了一家茶肆,里面坐满了喝茶聊天的百姓。张择端客气地向众人作揖,说明了来意,希望有人能知晓那虹桥与货船的异样之处。可众人面面相觑,随后便顾左右而言他,有人借口有事匆匆离开,有人则低下头佯装喝茶,不愿搭话。

 张择端无奈,又来到了一处码头,这里有不少搬运货物的苦力。他拉住一个看着憨厚老实的汉子,问道:“这位兄弟,可曾记得那艘时常在汴河上经过,船身纹路有些特别的货船呀,船上的人每次都神色慌张的。”那汉子一听,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赶忙挣脱张择端的手,说道:“俺不知道,俺每日只顾着搬货,哪管那些船只哟,您莫要问俺了。”说罢,扛起货物就快步走开了。

 接连几日,张择端走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可得到的回应不是回避就是敷衍,这让他愈发肯定这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他心想,或许那些达官贵人知晓些什么,毕竟这汴京城的风吹草动,很难逃过他们的耳目。

 拜访达官贵人遇阻

 张择端备上了自己精心绘制的几幅小品画,当作拜会的礼物,前往几位朝中大臣的府邸。他先是来到了王大人的府上,递上名帖,说明了求见之意。那门房进去通报后,许久才出来,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家大人外出公干了,不知何时归来,张公子请回吧。”

 张择端心中明白,这不过是托词罢了,但也不好强求,只得又去往李大人的府邸。这次倒是顺利进了府门,可在正厅等了半晌,才见李大人慢悠悠地出来。张择端赶忙起身行礼,将自己关于《清明上河图》谜团的疑惑道出,希望李大人能指点一二。

 李大人听完,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后打着哈哈说:“张公子啊,你这画作不过是描绘我汴京的市井风貌罢了,哪有什么谜团呀。你莫要多想了,还是专心作画,为我大宋再添佳作才是。”说完,便借口有事,让人送客了。

 张择端失望地走出李大人府,心里很是沮丧,本以为能从这些见多识广的官员处得到些线索,没想到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可他不愿就此放弃,既然常规的办法不行,那他决定从一些旁门左道去探寻一番。

 求助江湖人士

 张择端听闻汴京城中有个号称“百事通”的江湖人物,此人消息灵通,不论三教九流的事儿,只要肯花银子,总能打听出些门道。他辗转打听,终于在一处偏僻的小巷子里找到了“百事通”的住所。

 那是一间略显破旧的小院,张择端上前敲门,半晌,一个尖嘴猴腮的小个子开了门,上下打量着张择端问:“你找谁呀?”张择端赶忙说道:“我听闻此处有位‘百事通’先生,我有些事儿想请教,特来拜访。”小个子嘿嘿一笑:“我就是,不过我这消息可不便宜,你准备好银子了没?”

 张择端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说道:“劳烦先生告知我那虹桥下有异样光芒闪烁,还有一艘货船颇为神秘之事,我想知道背后缘由。”“百事通”接过银子,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把张择端让进屋里,小声说道:“你问的这事儿啊,可牵扯不小呢。那虹桥下据说曾经有个地下密室,有人在夜里看到光芒闪烁,可能就是那密室里透出的光,不过具体那密室是做什么用的,没人清楚。而那艘货船嘛,我听说好像是在偷偷运送什么违禁之物,至于是什么,各路说法都有,有的说是什么珍贵的兵器,有的说是从外邦弄来的奇珍异宝,可都没个准信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