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轮回

我第一次见到那座古宅,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浑浊的雨幕中,青灰色的飞檐如巨兽的獠牙刺破云层,暗红色的漆皮在闪电映照下泛着诡异的光,仿佛凝固的血痂。出租车司机一脚急刹,方向盘上的汗珠滚落在仪表盘上:“姑娘,这地儿邪乎得很,您确定要在这儿下车?”

 我攥紧手中泛黄的信封,牛皮纸上“林家老宅”四个字洇着水痕。三天前收到的这封信,字迹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只说“事关母亲死因”。母亲去世时我不过五岁,关于她的记忆早已模糊,唯有胸口那枚玉坠,刻着“林氏”篆字,是她留给我的唯一遗物。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霉味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前厅供桌上的白蜡烛突然爆开一朵灯花,照亮墙上的族谱。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林月如”三个字让我浑身发冷——那是母亲的名字,却被朱砂红笔重重勾去。

 “谁让你进来的?”苍老的女声从暗处传来。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妇人出现在月光里,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却遮不住眼角蜈蚣般的伤疤。她盯着我胸前的玉坠,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你是阿如的女儿?”

 老妇人自称林嬷嬷,是老宅最后的守宅人。当她掀开厢房的竹帘,满墙泛黄的旧报纸让我窒息。每一篇报道都围绕着同一场火灾——1998年中秋夜,林家大宅突发大火,烧死七口人,唯独五岁的我被救出火海。而母亲的名字,赫然列在遇难者名单里。

 “你母亲是被诅咒的人。”林嬷嬷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苗窜起时映得她的脸狰狞如鬼,“林家每代长女都会继承‘轮回’,二十岁那年,必定重演祖先的死法。你母亲逃了十八年,最后还是……”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越过我看向门外。

 我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走廊尽头的阴影里,隐约有个穿旗袍的女人正缓缓转身。电光刹那间劈开黑暗,我只瞥见她苍白的侧脸和颈间缠绕的红绳,等再定睛,那里只剩摇曳的灯笼。

 当夜,我在客房辗转难眠。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投出诡异的几何图案。迷迷糊糊间,耳畔响起细碎的脚步声,像有人赤足踩在青石板上。我猛地睁眼,正对上床头悬着的那面铜镜——镜中的自己嘴角上扬,眼神却空洞得可怕,竟缓缓抬起手,将红绳套上脖颈。

 “啊!”我尖叫着滚到床下,铜镜“啪”地坠地,摔成无数碎片。每个碎片里都映出不同的画面:穿嫁衣的新娘在井边徘徊,书生模样的男子被推下阁楼,丫鬟被白绫吊在房梁上……这些场景如此真实,仿佛就发生在这座老宅的某处。

 “看到了吧?这就是林家的诅咒。”林嬷嬷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中托着个檀木盒,“该你承担责任了。”她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刀刃上还沾着暗红的痕迹,“你母亲当年用这把剪刀,剪断了自己的喉管。”

 我踉跄后退,后背撞上衣柜。柜门突然自动弹开,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旗袍,每一件都散发着腐朽的气息。最里面那件月白色旗袍尤其刺眼,领口处的血迹干涸成褐色,和我记忆中母亲最后一次抱我时穿的衣服一模一样。

 “从你踏进老宅的那一刻起,轮回就开始了。”林嬷嬷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雷声,“明晚子时,你会重复你母亲的死法。除非……”她的话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开门的瞬间,我愣住了。门外站着个年轻男人,眉眼间带着熟悉的英气。他举着相机,镜头对准我:“林小姐,我是记者,来调查林家诅咒的事。我叫陆川。”

 陆川的出现像一道光照进黑暗。他给我看手机里的资料,原来林家诅咒并非迷信。二十年前那场大火后,陆续有探险者进入老宅,有人离奇失踪,有人疯疯癫癫跑出来,嘴里念叨着“轮回”“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