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云雾村“潘家园”(第2页)

 

“齐老哥,这批货怎么来的呀”张导也熟络地问道。

 

都是熟人了,说话、问问题也就随意一些。如果是不熟的,怎么好意思问人家货是怎么来的

 

“嘿嘿!你们先看一下。我之前也跟你们聊过,我有个侄子是铲地皮,他收货,我复杂出货。所以,我这摊上的东西,三天换一次。”摊主得意道。

 

铲地皮是古玩行的一个称呼。

 

随着古玩收藏的兴起,有一类人一辆摩托一张嘴,走街串巷,忙得不亦乐乎,能吹牛会谈判,能装逼能装穷,上午是历史学家,下午就是劳苦大众,起早贪黑,梦里都在做着发财梦。

 

为此,他们有一个形象的外号叫做铲地皮。

 

夏雨和张导也听说过铲地皮这个名词,并不意外。

“哦是吗那真得好好看一下。”

 

只见摊上的东西,确实都是“破烂”,看上去有点年头了。

 

缺了个耳朵的铜炉,褶皱的粮票,发黄的古书,开裂的古玉,灰尘都没擦干净的木器等等。

 

这还不算,摊主又从蛇皮袋里面拿出一大叠的纸张,上面好像是书法。

 

“好东西,你们都看一下,只要两百元一张。”

 

“什么来的”张导毕竟是少接触这行,所以愣了愣,看上去像是印出来的书法作品,但他又不敢肯定。

 

夏雨则是一眼就认出,说道:“应该是碑帖拓本,就是从古碑上,用纸和墨复印下来的。”

 

摊主举起拇指:“没错!有见识,有眼光。”

 

碑和帖是关于刻石文字的两个概念。碑是竖石,帖是横石。从内容讲,碑是记叙当代的人或事,以志纪念。帖一般是将古代名人墨迹摹勒上石。

 

碑帖都是刻石,在有纸、墨以后人们便用椎拓方法将铭文拓下来,这样容易阅读清楚,保存方便,流传益广。这里讲的碑帖,就指碑帖拓本。

 

历代碑帖是一座宝库,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可与史籍互相补证。

 

很多人不了解,碑帖留下了自古至今无数名家的书迹,呈现出各种字体,各家流派的书法风格,实为中国书法之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