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老照片的逆袭(第2页)

 

“哦张导也玩收藏不妨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夏雨就在边上,听到这话,也不由对张导佩服,目光挺长远呀!

 

其实,方醒更愿意跟他谈钱吧!对方醒这种级别的人,人家宁愿给钱,也不愿意欠人情。不得不说,张导也是贼精。

 

他可没听说,这张导还玩收藏。

 

这次带来的,都不知道是不是临时买的,夏雨表示怀疑。

 

“我听说,古代手札值钱,也就入手了几件。”说着,张导就拿出来。

夏雨似乎也懂一点:“手札,就是古代的书信吧”

 

方醒点头:“通常来说,可以这么理解。但古代的手札,其实也不仅仅是书信,像一些读书的感悟、感想之类,写在一个小本上,也算是手札的一种。”

 

“收藏真是多种多样呀!古代书信都有人收藏了。”

 

方醒哈哈一笑:“不仅有人收藏,而且还有很贵的呢!前不久,赵孟頫的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经历漫长的一个多小时的竞拍后,以2.67亿元人民币成交。傅山致魏一鳌的十八通书札以1380万元人民币成交……”

 

听着听着,夏雨和张导都瞪大眼睛了。

 

心想:看来,我们对收藏是一无所知呀!

 

一封书信,2.67亿,简直吓死个人。

 

他们不知道,信札出于此手,观于彼眼,是很私密的东西,折射一地之境,一时之事,一人之情,未必面面俱到,却足够真实。正因如此,它于历史、艺术都有独特的价值。

 

尤其是张导,对他收集来的这些手札,忽然更有信心了。

 

“魏晋高古,宋元珍异,从数量上说,明清的书札留存的比较多,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与清代相比,明人的书札更多地保留了古朴的意味,这种古朴的意味既是形式,也在内容。”说着,方醒拿起张导的那些手札鉴定起来。

 

“这几封都是清末的手札,算不上名人的,所以价值比较有限。”

 

方醒将手伸向最厚的一本,看了几眼,微微摇头:“这本是现代伪造的,从内容上看,是明朝祝枝山的手札,可它并不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