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摊主大叔的选择(第3页)

 

他做这行的,自然也清楚,成套的肯定更加值钱,不是简单的1+1=2。

 

“唉哟!我这脑子。”摊主大叔有点懊恼地砸了砸自己的脑袋,压根想不起来。

 

“掐丝珐琅,难怪这么轻。”有人恍然道。

 

拿起掐丝珐琅异兽形镇纸,就知道这玩意应该是空心的。也正是这样,摊主都觉得这玩意是个假货。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工艺最早是国外传进来的,元朝的时候已经出现在国内。

 

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可能尽为皇家服务的,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

 

虽然明初掐丝珐琅工艺已逐渐被朝廷重视,但是真正引起文人注意与仕宦商贾珍藏,已经是明代晚期的事了。

 

而到了清朝,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

 

“这值多少钱”其他人问道。

 

“它应该是乾隆时期的物件,价值还算不错,五十万左右吧!如果成对,那就不止一百万了。”

 

摊主将掐丝珐琅异兽形镇纸收起来,不断感谢好几次方醒。

 

他已经决定,接下来暂时不做生意,好好想想,这宝物当初哪里来的,然后去找一找。如果找到,那可是价值上百万的呀!

 

看到其他的摊主和游客蠢蠢欲动,方醒就知道他们想干嘛,立即溜之大吉。

 

干预太多,对古玩市场以后的发展不利。他找来施工队的负责人,谈一谈古玩市场的建设。

 

初步的计划,是建一栋两三层的建筑,搞室内市场,而不是随便盖几个棚子,那样太low了。

 

现代化的古玩市场,都是古玩城之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