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竹刻笔筒(第2页)

 

明代中叶之后,竹刻名家辈出,竹刻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二者兼备的类型转变,竹笔筒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而竹笔筒更是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这也是清代竹笔筒传世品甚多的基本原因。

 

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璠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而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深得北魏浮雕之神韵。

 

“200”

 

“300”

 

“500”

 

……

 

周围的游客,已经迫不及待其开始竞价起来,现场气氛非常浓厚、热烈。

 

毕竟已经见过不少人捡了漏,有人就是想碰个运气。

 

当然,更多人则是为了凑热闹,显示自己也参加过拍卖会,以后吹牛也有了资本。

 

不到两分钟,价格就喊到了九千多。

 

这时候,凑热闹的人不敢吱声了。毕竟自己喊了,后面如果没有人跟上,就得自己掏钱买。差不多一万元,对不少游客来说,还是会有点心疼的。

“10000”

 

“10500”

 

竞价越来越谨慎,最后,那只清代的竹笔筒,以11200的价格成交,拍主是一位老人家。

 

其实,这位老人家可不是一无所知的菜鸟,他在古玩界打滚也有些年头,算是业余爱好者吧!

 

如果那是一只明代的竹刻笔筒,一两万的价格,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拍下来。

 

因为明代器物传世品甚少,价格之昂贵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一般工匠的作品,动辄也在万元之上,而清代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价格就差了不少。

 

所以,他现在其实也是在赌。

 

毕竟那些竞拍品他虽然能看到模样,但不能上手仔细鉴定,很难估算价值。

 

“恭喜这边的老先生,以11200的价格拍得我们这件清代竹刻笔筒。这件笔筒,我们拍卖行鉴定师给出的估价是八万元,也是本次拍卖秀估价最高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