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祖上为国家流过血(第2页)

 

“这是纸质的,唐朝的能留到现在吗”有人质疑。

 

“汗,兄弟,不要说唐朝的。只要保存妥当,就算是东晋的作品都能保存至今,比如小书圣王献之的《中秋帖》等。”

 

“唐朝的时候,纸张虽然已经很流行,但好像还是很多画家用绢绘画,也就是所谓的绢本,就连宋朝,似乎都还有很多画家用绢作画。”

 

……

 

这时候,甄老终于开口说话。

 

“从纸张断代来看,这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但具体是唐朝还是宋朝,需要进一步确认。”

 

甄老对纸张的研究还是挺深的,所以在场的专家都没有反驳。

 

如此来说,即便这幅画不是吴道子的传世真迹,它的价值依旧高得吓人。

 

“rb的那幅,我也去看过几次,虽然神韵俱在,但总感觉差点什么。”

 

“老师,那这一幅呢”陈国良连忙追问。

 

甄老犹豫了一下:“从画工上看,确实是吴道子的风格。另外,画得很传神。我说说自己的感觉吧!我觉得这幅比rb那幅还要好一些。”

 

可具体说,好在哪儿,这好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说完,他看向方醒:“方老板,能说说这幅画的历史吗”

从现在看来,甄老非常看好这幅画。

 

画的一边,还有唐宋几位收藏家的收藏印和留款,说明这幅画被这些人曾经收藏过。比如宋徽宗的印。

 

宋徽宗,很多人都听说过,是一位极具文学造诣的皇帝,比什么乾隆强太多了。

 

宋徽宗在宋朝既是皇帝,又是收藏家,他收藏的字画珍品,几乎是找不到什么赝品的。这也很大程度上证明,这幅画极有可能就是吴道子的真品。

 

所有人立即看向方醒。

 

方醒摇头,总不能每次都说是祖宗抢回来的吧

 

“不清楚,我也是昨天才翻出来的,家事记录也没有这幅画的记载说明。但可以说明,这幅画肯定是很早的祖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