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陆逊的提议!(第2页)

 “是他诸葛亮与曹魏先结盟和亲,我们只是效仿他们。”

 阚泽无奈摇摇头说道。

 “此言差矣!”

 “诸葛亮与曹魏临时结盟和亲这是不假。”

 “可我们都明白,那只是双方的缓兵之计。”

 “曹魏关中一败主力尽失,帝都洛阳只有可战之兵两万人,他们是想以议和换时间,争取后方援兵的到达。”

 “而诸葛亮当时已从祁山打到了潼关,战线横穿整个陇右、关中,恐怕也是强弩之末。”

 “双方除了达成和议之外,并没有其他实质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也并未向我吴境大量增派兵马。”

 “而现在我方却要向三峡口增兵,很容易就会引起双方误会。”

 “我等与魏结盟就会从假意变为真意。”

 “到时一旦打破吴蜀本质联盟。”

 “这种情况于较弱的我方和蜀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孙权点点头。

 “这也是我为何一直不想答应司马懿的原因。”

 “向西调兵,这是在逼着诸葛亮翻脸。”

 “不管是诸葛亮与魏国议和结盟、还是我们与魏国罢兵结盟,这都是临时之计,只有吴蜀结盟联合以抗强魏才是实策!”

 “这也是为何我不想与蜀国直接翻脸之原因。”

 这时陆逊说道。

 “司马懿打的就是这个算盘!”

 “他想以此来引起我两方互相绞杀,到时他魏国就会从中渔利。”

 “除非……!”

 陆逊看着孙权想说又不说。

 孙权问道。

 “伯言有何想法速说!”

 “除非,我们调大军向西而诸葛亮却不误会,这样我们就能抽身撤回自己地盘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时机。”

 阚泽摇摇头说道。

 “这不太可能,大军调动,诸葛亮不能相信此事。”

 陆逊说道。

 “也不尽然!”

 “先生没在江陵不知荆州之事。”

 “其实诸葛亮已经对蜀地永安、三峡口、巴东还有江州水路做了防备。”

 “据我方在永安的密探最新回报。”

 “蜀汉二号人物李严已带万余兵马回防永安,与永安都督陈到手下兵马合兵一处。”

 “现在已在永安、三峡口和江州水路一线依山建造数座险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