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钟繇、王朗劝说曹睿和谈(第3页)

 “可这样他的大军也会死伤惨重。”

 “到时就会为东吴或其他势力作嫁衣。”

 “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

 “诸葛亮向前线增兵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在向我方施压逼迫我大魏与其和谈。”

 “到时双方罢兵。”

 “他好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其实曹睿心中也一直在怀疑诸葛亮军队哪里来的如此战力转战千里而不知疲惫。

 在他看来再精锐的兵马打到现在恐怕也要疲惫不堪。

 “那这样以来我们一和谈岂不是正好给诸葛亮整备兵马再战的机会。”

 钟繇叹了口气说道。

 “诸葛亮后方不稳他还未攻占西凉数郡,郝昭、王双手下仍有数万大军在与街亭的蜀军对峙、陇右局面没有诸葛亮大军镇守也是个不安因素。”

 “正因如此他诸葛亮是要争取时间休整。”

 “可,陛下!”

 “前线二十多万大军被歼灭,我军北方精锐尽失。”

 “相比诸葛亮的蜀军我军更需要争取时间重整军备。”

 “现在除了南方十多万兵马、荆州的七万多兵马外,我大魏就只剩下陛下派往前线的虎贲军算是打过仗的精锐。”

 “国家需要时间来征兵练兵,这些事没有一年半载是做不到的。”

 “我司隶之地和豫州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处,兵源钱粮对我大魏多有供应,真要长久再打下去乱了洛阳甚至整个中原,那我大魏复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不如和谈之后积蓄力量再行反攻,到时速战速决方为上策。”

 “就算是双方都同意和谈。”

 “我们双方也都知道那不是和平,只是短暂的休战。”

 “我们都是在积蓄力量准备为下次大战做准备。”

 钟繇有些担心又有些佩服的说道。

 “现在的局面诸葛亮早已看透。”

 “他把主力调到前线就是在逼我们做出选择。”

 “他以军事手段为阴谋、政治手段为阳谋来逼迫我大魏。”

 钟繇叹了口气,抬手在自己膝盖上重重一捶。

 “这个诸葛亮把我大魏当下处境全都看透了。”

 “真是吾国之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