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王朗请求随军出征(第2页)

 “没想到司马爱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孟达灭了。”

 “孟达也真是。”

 “运气怎么就那么不好。”

 “他碰到我大魏的谁不好非要碰到司马爱卿,也是他倒霉!”

 “不如诸葛亮、赵云之辈运气好啊!”

 “人家这两人一路高歌猛进、进我大魏如入无人之境!”

 说着还用目光扫了一眼曹休、曹真。

 “诸葛亮运气好啊!”

 曹睿一顿组合拳打下来。

 说的曹真、曹休等人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脾气最是刚硬的曹真出列一拱手对着曹睿说道。

 “陛下臣已命弘农、陕县等地守军共计两万人向着潼关方向移动,用不了几日军队就能到达潼关。”

 “臣愿亲自带兵前往关中夺回长安,以拒诸葛亮。”

 曹睿说道。

 “好,朕要的就是大将军这句话。”

 “有大将军亲自出马关中局面定有改观。”

 “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曹睿正要散朝之时。

 一个老者声音传来。

 “陛下,臣愿随大将军出征。”

 曹睿放眼看去就见司徒王朗出列对着曹睿一拱手说道。

 “陛下,老臣愿随大将军出战诸葛亮。”

 这时朝上众臣也是一阵窃窃私语。

 有的说这王司徒年事已高出征沙场恐怕不合适,恐怕让那诸葛亮笑我大魏无人。

 而有人却一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此言差矣!”

 “从军作战只看志向岂有以年纪论之。”

 “公岂不知我大魏武帝有诗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由此可见王司徒虽年事已高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岂有不合适之理乎。”

 “要我看王司徒满腹经纶上了战场可以收到奇效也说不定。”

 这时另一个朝臣也小声说道。

 “就是,在下赞同兄之高见。”

 “古人云,师也有名,名正则言顺、言顺则气壮,气壮者必胜!”

 “伪汉无故犯我疆界就是无理在先,我军占有大义敌军岂有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