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艾默里奇的反应

第499章 艾默里奇的反应

 

华纳的效率很高,张辰给了他们三天时间,但第二天就收到了大卫海曼的电话。

 

“张,我们这边开了个会,大家初步形成的意向是继续合作,和你一样,华纳也同样很看好我们之间的关系。

 

你如果有空的话来我的办公室,我们再好好聊聊……”

 

“当然,我下午正好有时间”

 

挂断电话,张辰撇撇嘴。

 

大卫海曼说的信誓旦旦,但听听也就罢了。

 

公司是不讲感情的,只讲利益。

 

大卫海曼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坑《哈利波特》小演员的事就是这家伙的手笔。

 

不过能够和华纳继续合作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端,至少双方有合作的基础。

 

真像他说的去找其他的几家公司去谈,光浪费的时间就不知道有多少。

 

华纳愿意继续谈,至少证明了他提出的那些条件对方是答应的,至少大部分是答应的。

 

果然,下午见到大卫海曼的时候,对方就开始跟他拉扯了。

 

关于片酬,关于人选,关于剪辑权利。

 

“张,《2012》是一部灾难电影,特效比明星更加有吸引力,我想这点你比我更清楚。

 

引入杰克陈我没有意见,电影也需要一位大牌来撑场面,但我希望你能严格遵守好莱坞标准,电影片酬支出不要超过总预算的35%……”

 

35%是一条红线,属于好莱坞约定俗成的规矩。

 

大制作一般都遵循这个规律。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尖峰时刻3》,程龙的片酬是1500万美元,塔克是2000万美元,光两位主演就3500万美元,占了制片成本的25%,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一系列大小配角呢。

 

当时这部戏的制片成本严重超支,片酬占了总成本的40%。

 

主要还是新线不够强势。

 

签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比如塔克的pay or py协议,也就是不管这电影拍不拍,都要支付2000万美元。

 

最后也果然是大亏。

 

华纳当然不可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才有了大卫的提醒。

 

如果张辰够聪明,大家就不用撕破脸,否则就得一个条款一个条款的抠了。

 

“杰克陈在《尖峰时刻3》的片酬是1500万美金+15%的票房分红……”

 

这里的票房分红就是毛利润分红。

 

“我认为这有点多了,杰克陈确实具备一定的号召力,但《2012》是灾难片,不是动作片,我觉得他原来那套片酬计算方式并不适用于我们这里……”

 

“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1000万美金+10%的票房分成……”

 

大卫海曼给出的报价还算中肯,张辰也觉得差不多这样。

 

“那好,回头我去找他聊。”

 

张辰不仅是《2012》的导演,还是这部戏的制片人,这些东西也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的导演片酬呢”

 

大卫看向张辰的眼睛。

 

“和杰克陈的一样吧。”

 

“ok。”

 

大卫海曼答应的很痛快,也没有提什么净利润分成之类的鬼话。

 

大家都是明白人,再说这个就显得没有诚意了。

 

而且在片酬方面大卫也没有任何异议。

 

虽然《环太平洋》还没上映,但想让他还像之前一样拿500万美元+8%的票房分成是不可能的。

 

华纳显然也知道这点。

 

1000万美金+10%的票房分成还是因为《环太》没有上映,如果上映了,且票房良好,直接就是顶格,1500万+15%的票房分成或者2000万美金+20%的票房分成。

 

低于这个就免谈。

 

片酬谈完了,还有其他角色人选。

 

“女主我想用范彬彬,她是《环太平洋》的女主角,可以为我们的影片带来一些热度……”

 

“ok,ok,张,你是导演,人选方面你来定,只要不搞成全华人阵容,我就不会有任何意见……”

 

这方面,华纳表现的很大度,主角都给了,配角也没什么好争的。

 

谁说老外不会做人的。

 

当然,这也基于《环太平洋》时,双方良好的合作。

 

然后聊到最终剪辑权的时候,大卫终于出手了。

 

“张,最终剪辑权我们不能给你,抱歉,这点没得谈。

 

但和《环太》一样,我们可以允许你先剪辑一版出来,如果通过我们的审核,我们会尽量采用你这版的。”

 

好莱坞一向对最终剪辑权非常看重,除了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少数几个顶级导演外,别人都不可能拿到终剪权。

 

张辰现在显然还不够格。

 

张辰也知道现在他还没有争取的资本,最终妥协。

 

他原本以为最大的拉扯会在投资比例上,没想到华纳完全没有意见。

 

大的方面谈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细节的拉扯,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