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冷门档期奇迹
第480章 冷门档期奇迹
《科幻世界》,由科幻世界杂志社出版,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还曾承办过91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
大名鼎鼎的《三体》最初就是刊登在《科幻世界》上。
刘慈欣这时候其实已经成名了,是《科幻世界》的成名作家,但影响力只限于科幻圈。
真正家喻户晓要等《三体》获得雨果奖以后,奥观海说自己喜欢读《三体》,脸书网创始人也说自己喜欢读《三体》。
这才成功破圈,连带着科幻题材都火了一把。
没破圈前,即便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科幻题材依旧只能算是小众题材。
别的题材的文学作品,销量突破五十万册甚至百万册的都不是什么难事,但科幻作品,销量破十万的都寥寥无几。
……
今天是普通的一天,社长秦丽正准备下班,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急促的敲响。
“进来”
进来的是他手下的一个主编,姚海军,也是刘慈欣的责任编辑。
“破圈了,破圈了,我们破圈了……”
“什么破圈了”
见平时很稳重的姚海军今天神神叨叨的,秦丽皱起眉头。
“刘慈欣破圈了”
“怎么回事”
别看破圈是潮流用语,但秦丽懂。
事实上,《科幻世界》历史上一共碰到过两次破圈。
95年那次是《新闻联播》打了广告,2000年那次是高考作文事件让杂志社名声大噪。
破圈的后果就是《科幻世界》的销量直接从平时三四万册一举突破十五万册。
难怪姚海军激动。
“详细说,到底怎么回事”
等她听姚海军说完终于明白了。
国内第一导演在昨天的采访中提到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火了,连带着《科幻世界》也火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找《流浪地球》的那一期,我们是不是……”
“你马上联系老刘,这一期我们重新刊登他的《流浪地球》……”
……
煤炭省,娘子关发电厂
老刘是娘子关发电厂计算机室的一名小科员,工作清闲,平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上班摸鱼写小说。
跟起点的很多作者一模一样。
计算机室,每个人都有一台办公电脑,这就为老刘摸鱼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室里的同事也都知道他的这个爱好。
尽管老刘在《科幻世界》上已经算一号人物,但科室里的人并不知道。
归根结底还是科幻这个题材太小众了,爱看的人不多。
即便有人知道他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文章,也以为就是赚个外快,最多夸一句文化人,不是个什么大事。
只是,今天有些奇怪。
刚刚才有人打到了老刘的分机上,跟他聊了半天,说是想要《流浪地球》的影视改编权。
两人约好下班后见面谈。
电话才放下没一会,又有人打进来,也是差不多的理由,想要认识一下,顺便谈谈作品的版权问题。
老刘纳闷了
问是哪部作品,对方回答是《流浪地球》。
又是《流浪地球》
他原本以为是《球形闪电》,因为目前为止,他所有作品中,《球形闪电》的销量是最好的,累计5万册的销量。
可奇怪的是,大家感兴趣的都是《流浪地球》。
刚挂断电话,责编姚海军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老刘啊,杂志社要在这一期的《科幻世界》上重刊你的《流浪地球》,你没意见吧”
“啊怎么又是《流浪地球》”
“怎么,你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几分钟后,听完姚海军的描述,老刘才算弄明白了事情始末。
感情大导演张辰喜欢看我的作品,并提了一嘴……
想想自己平时的样子,再想想今天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平时自己上赶着卖都没人买,现在人家就随便提了一嘴,电话就一个接一个的不断。
不过老刘也很高兴,自己好像要起飞了。
他的作品影视改编权,一向卖的都不怎么样,连过5万的都没有。
不只是他,《科幻世界》的其他作者大家都差不多。
“老姚,那我是不是不应该随便卖我的影视改编权,今天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想要买《流浪地球》的改编权……”
老刘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干脆和姚海军商量起来。
“当然不能,记住了,千万别随便答应别人,就在我给你打电话前,星辰娱乐的人刚从我这里打听过你的联系方式,他们估计也是对《流浪地球》感兴趣,我觉得你应该听听他们的报价,不过你也别期望太高,因为采访中张辰也说了,十年内《流浪地球》拍成电影的可能性不大……”
提高到姚海军的话,刘慈欣也患得患失起来。
晚上,下班后,老刘来到了单位不远处的一家小饭店。
包间中,一个人已经在等他,就是第一个打电话的那个人。
“你好,我叫张番番”
“你好,我是刘慈欣”
寒暄几句,张番番直入主题,给出了十万元的报价。
刘慈欣却道:“抱歉,张先生,我暂时还不能答应你,因为对《流浪地球》感兴趣的有好几家……”
老刘就是个普通工人,说话也没什么心眼。
张番番心里一咯噔,心说要完。
“我可以把报价提高到二十万。”
刘慈欣心动不心动,当然心动。
他的作品什么时候拿到过这个价格。
他现在就是个小卡拉米,完全不知道以后自己能成为销量破千万的大能。
但最终他还是想起了姚海军的话,最好的归属当然是卖给星辰娱乐。
只要张辰拍出来,他后续的版权一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