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徐科探班
第475章 徐科探班
拍摄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剧组经过前期的磨合后,拍摄速度越来越快。
整个剧组最累最忙的人是郭凡,他名义上是副导演,但没人真把他当副导演。
他就像是整个剧组的大管家,每天跑前跑后。
剧组他最熟悉,张辰吩咐了什么,都是他去协调完成。
编年史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这玩意的发布可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发布了。
反正网络发布也不了多少费用。
年轻人总是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环太平洋》的背景故事已经有了一大批粉丝。
只是公布出来的编年史和那些机甲的概念图就够他们讨论的津津有味。
青城无忌照例每天都会去环太平洋吧转转,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都会搬运回来。
但大部分都是网友的意淫,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偶尔还会有网友恶搞,以官方的名义补全后续的编年史。
第一次发出来的,网友们很是兴奋,觉得项目组终于干了回人事。
可接二连三的又出现了好几个版本,众人才最终回过味来。
这他么的是盗版啊
是有人等不及正版编年史,自己照着续写的。
……
星辰娱乐,还是宣发部内。
陈小薇看着屏幕上的帖子,冲身边人吩咐道:“好了,公布新一份的资料吧。”
宣发专员闻言,鼠标按下提交按钮,新的一篇帖子发出。
【《环太平洋》剧组人员偷拍照泄露】
帖子一开始很普通,但渐渐的被顶了上来,后来干脆被管理员置顶了。
置顶之后,浏览量更是激增。
办公室里,陈小薇每天都会抽空刷一下吧里的数据,看着这条他精心炮制的帖子浏览量破千,破万,破十万……
帖子是他特别吩咐宣发专员用小号发的,伪装成剧组工作人员的偷拍。
之所以能被顶起来是因为里面的剧照都是真实的。
确实是剧组拍摄时的偷拍,只不过是合法偷拍。
照片里,有张辰给范小胖讲戏的,有范小胖休息时喝水的,还有一些真实的道具。
从角度看,都是偷拍。
最初网友们看到这个标题,都以为又是哪个无聊的网友的骗人之作。
最近吧里特别多这种,纯纯的骗点击。
就好像那些山寨编年史一样。
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试试的心态点进去,然后发现居然是真的。
我擦,居然是真的,我以为又是哪个山寨货呢!
范彬彬穿的那套机甲真帅
楼上的大哥,那个最多能算是作战服,跟机甲不沾边好吗
我去,他们过年居然不休息
环太平洋吧的热度还是不错的,了解到多一点点的信息大家都兴奋不已。
帖子下方很快就盖起了楼。
但很快,就有第二篇热帖出现,而且这篇热帖还和那篇偷拍的热帖有关。
【破案了,《环太》将于四月底杀青】
帖子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人们点开帖子后,入目的就是一张照片。
照片其实就是上一篇帖子里的一张,只不过被特意放大了。
照片本来拍的是张辰在和范小胖讲戏,但正好拍到了桌上的一张纸,是《环太》的拍摄计划表。
上面清楚的显示《环太》将于四月底杀青。
马上,讨论的楼就一层一层盖起来。
我擦,我看到了什么,电影4月底就杀青了
别激动,楼上的,那只是杀青,上映肯定还是年底,杀青后还有大量的后期工作要做呢。
然后,又有新的发现。
剧组4月初居然要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
原因是拍摄计划表里有一条,剧组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
这什么情况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啊,这电影和熊猫有什么关系
是啊,为什么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
陈小薇看着网上的讨论,感觉自己也像个导演。
作为互联网人,她太懂网友们的心态了。
主动引导绝对不如网友自发发现。
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其实都是套路。
拍摄计划表当然是特意安排的,本来还安排了后手,如果网友们没发现,就得用小号主动揭破了。
但现在有网友发现了,那自己就不需要再动手,这样更真实。
《环太平洋》里关于洪荒的信息此前从来没有透露过,今天只是抛砖引玉。
可能过几天引爆,也可能等上映后再引爆,一切看宣传需要!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正事是宣布漫画发布的消息。
马上,又有一篇帖子置顶,《环太平洋》漫画将在本周六正式开售。
网上讨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环太平洋》剧组迎来了一位客人——徐科。
韩三坪陪着一起来的。
去年的《七剑》失败,他觉得有点对不住慈文传媒,监制了《七剑》的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
据说收视率还不错。
但暂时也没人敢再找他拍电影了。
听说最近在和杜大炮,林岭东合作一部《铁三角》,一部电影三个部分,每个导演分别负责一个部分。
香港导演总喜欢搞这些幺蛾子,光是想也知道肯定不可能卖座。
“韩总,徐导”
张辰带着他们参观了一遍拍摄场地,徐科问了许多关于技术的问题。
当听说一亿美元有超过七成都用于特效制作,徐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他很推崇技术的,也勇于尝试特效。
80年代搞出的《倩女幽魂》,90年代搞出的《青蛇》,在当时来说都属于特效很牛的片子。
之前《月球》的时候他就来过,还跟张辰探讨过关于3d拍摄的事宜。
但张辰的态度很明确,3d拍摄他暂时不会尝试。
当然不能尝试。
那玩意不但拍摄成本巨高,而且拍出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更别说配套的设备也少得可怜。
你费劲巴拉的拍出来,结果3d效果在大部分的影院都无法呈现,那还图什么
这玩意真正流行起来是《阿凡达》以后。
卡神推崇3d,也有那份影响力。
《阿凡达》之后,3d电影大行其道,卡神早就入股了3d摄影机厂家,靠着股份吃的盆满钵满。
徐科考察了一圈,了解了不少,突然道:“张导知不知道好莱坞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我觉得如果应用在《环太平洋》上,应该能减少不少拍摄成本,还能节省时间”